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荷花》教学谈

《荷花》教学谈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7

《荷花》教学谈

语文课的紧要任务之一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发展语感。所谓语感,是指人们直觉地感受、领悟、把握语言文字的能力,简言之就是指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全国着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认为,阅读课堂的整体建构必须以培养学生语感为核心,否则其它任何语文素养的发展都只能成为一句空话。笔者在《荷花》(浙教版6册)一文的教学中,尝试以指导学生读书活动为“经”,以语言操练为“纬”,着力培养学生语感素养,“一课一题、重锤敲打”。现将主要流程剪切如下。

一、通读预览,激活语境

1、创设语境。揭题导入后,教师首先让学生自由交流所见到过的荷花。之后,教师以课件呈现配乐荷花图景(图景取材自杭州西湖名胜“曲院风荷”)供学生观赏品评,以进一步入情入境。

2、充分诵读。学生交流品赏后,教师引入:“刚才大家看荷花时很投入,那么作者是怎样看荷花的呢?请好好读书后说说你的感受。”让学生边读边思,整体感知。其中,第二段可组织发散性读,鼓励其以各自喜欢的方式读书品味;第三段可组织竞赛性读,让学生一个比一个读得好;第四段则组织示范性读,让学生在教师引领下习得读法。读书至此,学生已能水到渠成地理清本文思路:闻香→观赏→赞美→想象→回归(现实)。

[课文中规范、精美、鲜活的语言,应该是学生精力、智力、心力等的主要投放地和施展区。课堂上要不折不扣地让学生做到读书为主,读原汁原味的课文,最终越读越想读,越读越爱读,越读越会读。]

二、潜心会文,品味语辞

1、自由感悟。在学生对文本从“通读”到“读通”后,教师顺势切入:“作者眼中的荷花很美,请大家仔细读后想想,哪个句子写得最美?”对学生的个性化感悟,教师不宜平均用力,只对重点词句作必要展开。如研读“荷叶挨挨挤挤的……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一句时,交流片断如下——

生:我认为这里的“冒”字很不一样,但到底好在哪儿,我一时说不上来。

师:噢,那就请你先读读这句话,把你心中的感受读出来。(生读此句)

师:一时说不清楚不要紧,你们先想“冒”还可以用哪些字来替换呢?

众生:露、探、钻、伸、长……

师:那为什么作者不用这些字而独用“冒”呢?

生:只有迫不及待地长出来的样子才叫“冒”。

生:我想,这白荷花可能是在一夜之间突然长出来的吧。

生:这“冒”出来的白荷花一定显得亭亭玉立、与众不同。

师:大家说得太好了,你们看,一个“冒”多传神啊!

2、情境渲染。教师点击课件,学生欣赏喜气洋洋“冒”出来的荷花。同时,允许学生在观赏时可以交头接耳、指指点点,甚至可以手舞足蹈、欢呼雀跃,尽情体验“自主发展、享受课堂”之无穷乐趣。

[教师以文眼“冒”字切入,意在让学生潜心会文、尝试探索,虚心涵泳、切己省察。古人把读书时的品味揣摩喻为春雨润花、清水溉稻、鱼入水中、溪水濯足,可见唯有全身心浸染于语境之中,方能知其意、得其趣、悟其神。]

三、互动表演,积淀语感

第四段是本文又一重点,教师引入课堂表演形式。先将全班按座位划分为若干个四人小组,组中各人分别扮演文中“荷花”、“小鱼”、“蜻蜓”、“风儿”等,再让学生根据文中描述边推敲边表演,以求语言和精神的协同发展。教师在此时不必指点过多,只间或以手势、眼神、体态语等略作调控。如——

蜻蜓(挥动双臂):荷花姐姐,我们能在你身边享受清香,别提有多快乐了。

荷花(随风摆动):谢谢你们来陪伴我。你们给小蜜蜂带个信儿,让它也常来好吗?(蜻蜓:行啊。)

小鱼(轻轻游来):荷花姐姐,真羡慕你住的地方。昨晚我去了别处,但我后来梦见这儿月光明亮,池子里又静又美……

风(柔柔吹拂):荷花姑娘,你的舞姿真的特别迷人。

……

[学生对文本的研读和体会,绝不仅只是一种单纯“发现”和“吸收”,更是一种加工再创造的过程。此处引入的情境表演形式,力图让学生“情动于中而形诸于外”,在动态生成的表演中强化主体感受性并积淀语感。]

四、抒情表达,丰富语言

学生表演完毕后,教师再次提示:“现在,让咱们再津津有味、全神贯注地来看一看这美丽动人的荷花,你打算用怎样的语言来赞美心中的荷花,就请写下来(随之播放荷花图景)。学生练笔(确切说属情境性造句)举例——

生:荷花,你的清香是这样的迷人,你的身姿是如此美妙!

生:荷花,美丽的荷花,你的动人魅力将令我终身难忘。

生:荷花,你真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好想好想让你做我的姐姐。

生:荷花,你真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我们都喜欢你。

[培养学生语感,自然应高度重视积累和运用语言,积累者,在于“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结课阶段的抒情表达环节,力图让学生在积累语言材料、内化语感图式的过程中丰富语言,累积语感。]

【执教感言】

叶圣陶先生曾言“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渐能驾驭文字。”教者以文本为媒,力图抓住文章重点,引导学生在精读细赏之后使课文烂熟于心,自然融入其原有语言背景,直至渗入潜意识之中。此种状态貌似雪泥鸿爪,无迹可寻,但若假以时日,学生稍有近似的情境诱发,便会瞬间“唤起”,巧妙串联,浑然一体,达到“天成的直觉、直觉的天成”般的语感境界。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一堂有趣的课
一堂有趣的课
一堂有趣的课
文艺表演
小村庄的变化
各施才华
一堂有趣的课
续编《妈妈留下来的葡萄树》
一堂有趣的课
我幸福的一家三口
观精灵鼠小弟有感
这就是我
一堂有趣的课
一堂有趣的课
蜻蜓观察记
12月预备党员思想汇报书
关于入党动机的思想汇报
入党积极分子党校学习思想汇报范文
1月大学生入党思想汇报范文
公务员12月入党思想汇报
入党积极分子12月党校培训学习汇报
大一学生党员1月思想汇报范文
2011年大四学生党员的思想汇报
2011年1月学生会主席入党思想汇报
2011年1月积极分子党课学习思想汇报
企业职工入党思想汇报范文
事业单位人员入党思想汇报
12月入党思想汇报范文
关于低碳生活的入党思想汇报
2011年1月大一学入党生思想汇报
英语语言学教学浅析
营销十年销售与市场杂志
长沙市路牌社会语言学研究
浅析基于市场营销的企业物流管理
电商做不出来奢侈体验
西方文艺学派译论与语言学派译论对比分析
交响歌剧《江姐》的传承的策略分析
产品包装设计在农产品品牌营销中的作用浅议
读解认知语言学中语义的百科知识性
物联网营销“未来派”
对新时期电力市场营销的有益探索
中国民族汽车的高端品牌营销出路的浅议
包袋创意设计中的人性化表现
分析产险公司分支机构间联合营销策略发展问题与对策
近二十年“三言二拍”的语言学研究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设计说明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一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课后反思
《翠鸟》第二课时说课设计二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一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过程简述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二
《翠鸟》教学分析和反思
《燕子专列》听后感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建议
《翠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综合资料一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综合资料二
《翠鸟》教学设计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