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0-09-26
《走一步,再走一步》课文导读
《走一步,再走一步》课文导读
阅读这篇课文,可以学到作者小时候“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这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人生经验。无论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分解为一小步一小步,困难就不大了。“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一步一步走下去,有天大的困难也可以闯过来。
关键是化整为零。大困难是由小困难组成的,小困难是不难战胜的,一步一步战胜了小困难,最后就是战胜了巨大的困难。当然,重要的还在于走好每一步,一步一步坚持不懈地走下去。
这种人生经验,给人以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信心。“我”爬到石架,上不去,下不来,陷于绝望、恐惧,听了父亲的话,觉得一小步,“似乎能办得到”,第一步成功,“顿时有了信心”,第二步成功,“信心大增”。这个经验,使他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能对付一切。
作者从一件往事,感悟到一个人生哲理,成为一笔精神财富。这给我们一个启示,生活中要善于感悟,要善于从事件中悟到道理。哲理是有普遍意义的,善于感悟,人就会聪明起来。感悟对于写作也极重要,这篇课文记叙的虽然只是一次历险,立意却很高,富有教益。
一篇课文,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探究,获得多方面的教益。父亲眼看孩子在悬崖石架上下不来,明知一不小心就会摔死。可是他并不上去救护孩子。细读父亲怎样教孩子下来,很有意思。看来,这位父亲深知,如果自己上去救,孩子自己的能力就毫无长进。他让孩子自己下来,经受一次历练,增长勇气和经验。事实上,“我”确实从中得到了难忘的经验。这个父亲是很懂得怎样训练孩子的,自己只给以指导、鼓励,这样可以使一个孱弱的孩子获得信心,变得勇敢。从孩子的角度来说,路要自己走,不能老是让大人抱着走,在自己走的过程中,要从大人那里接受经验。
再看五个孩子。是杰利去把父亲找来的,他是富有友情的。其他四个孩子呢,则把“我”丢在那儿不管,还无情地嘲笑,对一起玩的伙伴竟然如此,真够恶劣。
记叙的周密值得借鉴。为什么五个孩子都能爬上崖顶,而“我”只能爬到三分之一高度的岩石架,而且上不去,下不来,吓得要死呢?文章多处提到自己的病弱,就是伏笔。几处提到杰利,笔笔都见匠心。关于悬崖,既说明其险,又说明险的程度,都是必要而周密的交代。“我”的心理活动也写得很好,值得揣摩。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真酷
- 我最喜欢的人
- 爷爷,我想对你说
- ‘数字人’
- “捣蛋鬼”小玄
- 自我介绍
- 我对爸爸妈妈的看法
- 我的“虫”之家
- 我的“谗猫“弟弟
- 我是“懒猫”
- 班“五星“榜
- 我们班的“三大男高音”
- 我的老爸
- 爱“创造发明”的小表妹
- 多性老妈之“幼稚”性
- 如何把“以人为本”的含义写进“学校管理”之中
- 如何使用和保管好学校体育器材
-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
- 《水溶液中离子反应》的有关问题
- 引导学生课外阅读的好切口
- 农村校长困扰在困惑中前行
- “315”让我的课堂更精彩
- 留守儿童教育已成为普遍性社会问题
- 计算机在基础化学实验当中的应用
- 开设“韩味厨房”
- 心理暗示训练对提高罚篮命中率的作用及其运用
- 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如何培养
- 解决基层教研中的真问题
- 竞技健美操新规则对成套创编的影响
- 撒播阳光耀心灵
- 木兰诗教学设计
-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
- 竹影教学设计
-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 观舞记教学设计
-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 真正的英雄教学设计
- 邓稼先备课宝典
-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设计
-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 社戏教学设计
-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ABC
-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 《木兰诗》教案3
- 社戏 教学设计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