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0-08
《灰雀》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桦、胸”等5个生字。会写“郊、散”等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
教学重难点: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
教学过程:
看图导入,交流资料
1.出示列宁照片,说说他是谁?利用课前预习收集的资料,谈谈你对列宁的了解。
2.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简介列宁。今天要学习的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发生在伟大领袖列宁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
3.板书课题,书空“雀”字笔顺,提示“雀”字是从描摹鸟的体形而造出的象形字。
读通课文,初步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序号。
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重点指导读准“散(sàn)步”、
“胸(xiōng)脯(pú)”、“白桦(huà)树”。注意“诚”“病”“蹦”读后鼻音。
3.赛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读书竞赛,互相提提意见、帮助别人读得更好。
4.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具体写列宁寻找灰雀、灰雀回到林中的事的?
2~13是课文的具体写这件事的,那第1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了解到了什么。
2.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三只灰雀的?找出来读一读。
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借助多媒体动画,相机理解“婉转”、“来回跳动”、“惹人喜爱”。
3.教师引读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体会列宁心中的感受,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4.巧妙结尾、设置悬念:第二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宁和小男孩围绕着这只灰雀发生了一段怎样的故事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自主观察本课生字有什么特点。
2.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字形的?
3.提醒:本课左右结构的字较多,注意左右比例。独体字“步”、“者”书写时笔画要舒展。
4.学生描红、摹写。
5.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钓鱼
- 斑点狗
- 游戏100分
- 我的小白兔
- 我的妈妈
- 围棋考段
- 《建国大业》观后感
- 书
- 观看恐龙展
- 可爱的小狗
- 神奇的含羞草
- 上网
- 植树节
- 可爱的小黑兔
- 我的妈妈
- 水利部门工作总结
- 畜牧兽医工作总结
- 优秀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 2010-2011年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 教研组教改教学工作计划
-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 2010—2011二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 随班就读工作小结
- 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 科学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 2010—2011年初三化学教学工作计划
- 小学教学教研工作计划
- 乡镇司法行政工作总结
- 自然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 小学2010-2011年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 浅谈管理学生的艺术
- 通过企业物流信息系统削减企业物流成本
- 从竞争战略杀入无人竞争地带
- 从故事中学管理
- 浅议农村中学管理
- 国内外大型活动需求工程研究成果
- 餐饮企业成本控制要点
- 供热企业的成本管理研究
- 家族企业与现代企业制度——家族企业的长寿
- 对农村中学管理的一点思考
- 主成分分析法在物流成本对财务业绩影响中的应用
- ABC法在现代物流成本控制中的应用(1)
- 试析合同附随义务的基本理论
- 战略预算管理界的工业革命
- 从寓言中学管理
- 《火车的故事》教学设计之三
-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设计之二
- 《棉花姑娘》第一课时
- 《棉花姑娘》教学设计之四
- 《乌鸦喝水》
- 《要下雨了》
- 《画》
- 《地球爷爷的手》
-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学设计之三
-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棉花姑娘》教学设计之三
- 《古诗两首》
- 《乌鸦喝水》
- 《兰兰过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 《兰兰过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