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0-08
《灰雀》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桦、胸”等5个生字。会写“郊、散”等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
教学重难点: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
教学过程:
看图导入,交流资料
1.出示列宁照片,说说他是谁?利用课前预习收集的资料,谈谈你对列宁的了解。
2.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简介列宁。今天要学习的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发生在伟大领袖列宁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
3.板书课题,书空“雀”字笔顺,提示“雀”字是从描摹鸟的体形而造出的象形字。
读通课文,初步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序号。
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重点指导读准“散(sàn)步”、
“胸(xiōng)脯(pú)”、“白桦(huà)树”。注意“诚”“病”“蹦”读后鼻音。
3.赛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读书竞赛,互相提提意见、帮助别人读得更好。
4.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具体写列宁寻找灰雀、灰雀回到林中的事的?
2~13是课文的具体写这件事的,那第1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了解到了什么。
2.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三只灰雀的?找出来读一读。
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借助多媒体动画,相机理解“婉转”、“来回跳动”、“惹人喜爱”。
3.教师引读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体会列宁心中的感受,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4.巧妙结尾、设置悬念:第二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宁和小男孩围绕着这只灰雀发生了一段怎样的故事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自主观察本课生字有什么特点。
2.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字形的?
3.提醒:本课左右结构的字较多,注意左右比例。独体字“步”、“者”书写时笔画要舒展。
4.学生描红、摹写。
5.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长征精神鼓舞我前进
- 我的烦恼
- 春妈妈
- 下雨的早晨
- 我爱秋天
- 我能行
- 忙碌的早晨
- 特别的红包
- 我的钢笔
- 春天
- 读书的快乐
- 我们的校园
- 早晨
- 帮妈妈做早餐
- 风
- 省力化养蚕技术试验初报
- 动物权视野下的我国动物保护立法
- 春季养鸭易发疫病早防治
- 养蚕记
- 养蚕养蚕
- 动物迷到网上逛动物园咯!
- 浅谈塑料大棚养蚕技术
- 李新林养鸭奔富路
- 大四女生自办养鸭场 卖鸭蛋日赚三四千
- 老当益壮 养鸭致富
- 从养蚕和复原织机做起
- 养鸭记
- 动物行为学内容的补充促进《动物生物学》的教学效果
- 艰苦创业养鸭致富
- 班级养蚕趣味多
- 《清平乐·村居》教学实录
-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 课标理念下的诗词教学探微──《清平乐·村居》教学谈
-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 尊重选择 张扬个性──《清平乐·村居》教学实录及点评
- 努力营造多彩的课堂──我教《清平乐·村居》
- 让古诗词教学“美”一些──《清平乐·村居》教学谈
-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 语文课上的歌声──我教《清平乐·村居》
-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 《牧童》教学设计
- 《古诗词三首》教学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