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0-12-10
部编版七年级下《古代诗歌五首》教学设计2
20 古代诗歌五首
1.查找相关资料,了解诗人生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3.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学会赏析诗歌,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第1课时 《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在我国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长河中,诗歌就像是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永开不败。有这样一位诗人,他胸怀大志,博览群书;有这样一位诗人,他屡受排挤,报国无门;有这样一位诗人,他独上高楼,难寻知音。于是他百感交集,不禁悲从中来,写下了一首千古绝唱的诗。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领略中华古诗的魅力。大家知道诗人是谁吗?下面我们就一道去诗中探秘……
二、教学新课
登幽州台歌
目标导学一:朗读诗歌,初步感知
1.作者简介。
陈子昂(661—702),初唐著名诗人,文学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县)人。他是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有《陈伯玉集》传世。
2.初读古诗。学生自由读诗,教师提出要求。
①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注意读出诗的节奏、韵味。读完后邻座互读,互相正音。
②检查初读情况:指名读,学生评议读得如何。
③赛读(男女小组)、齐读。
明确:在句式方面,采取了长短交错的楚辞体,注意朗读停顿,即“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目标导学二:研读诗句,深入理解
1.学生再读,教师出示自主学习要求。
①结合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
②你从诗句中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是怎么体会到的?把你的体会读出来。
③小组交流自己的体会。
2.前两句诗是从什么角度写的?“古人”指谁?“来者”指谁?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境遇?
明确:时间角度(前、后)。“古人”指古代礼贤下士的明君,“来者”指现代礼贤下士的明君。“前不见”“后不见”,时间无止无休,而自己的生命短暂,自己因“不见”明君,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功业未成,空老一生。写出了作者生不逢时、怀才不遇(胸怀才学但生不逢时、难以施展)的境遇,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愁苦之情。
3.后两句诗是从什么角度写的?诗人为什么见此景而“涕下”?
明确:空间角度(天、地)。空间无限辽远,在无限的时间与空间面前,诗人感到孤独、寂寞、悲凉。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功业未成,空老一生,面对此景,想到自己的境遇,怎么能不“怆然而涕下”?
4.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明确:这首诗通过写登临幽州台的所想所感,抒发作者怀才不遇、寂寞孤独的愁苦情怀。
目标导学三:分析形象,体会特点
1.你看到一个怎样的陈子昂?用几句话描绘你感受到的诗人的形象。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 再逢中秋
- 观察豆子
- 胜似亲人
- 因为选择不同
- 教师节里的润喉糖
- 可爱的小猫
- 时间都去哪了
- 颐和园导游词
- 黄山导游词
- 我的蝈蝈将军
- 开学了,我们笑了
- 观察
- 养蚕
- 假如我是科学家
- 浅述农村小学校本教研应注意的问题
- 嘉兴市农信系统加强内部审计人员后续教育
- 丈夫死于车祸,妻子告赢交警队
- 试论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重要性
- 解决家庭教育短视问题的途径及探讨
- 计算机网络技术分析
- 从个人理性到集体理性——对管理核心问题的分析
- 医疗负压在口腔医学上的应用
- 关于发展和谐旅游的路径选择(1)论文
- 缝合眼睑裂伤的临床疗效与护理
- 案件追踪
- 中医耳穴压丸法的护理
- 解析溶液浓度的有关计算
- 股权出质在公司经营过程中的运用
- 脉冲末修迫弹弹道特性教育统计安装包分析与控制方案设计
- 《春雨的色彩》考点链接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阅读知识
- 《春雨的色彩》作者其他作品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 生字
- 《春雨的色彩》课件 教案讲义
- 《春雨的色彩》作者介绍
- 《春雨的色彩》课件 教学建议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
- 《燕子飞回来了》
- 《春雨的色彩》文章问题分析
- 《春雨的色彩》随堂练习
- 《春雨的色彩》课文结构分析
- 《春雨的色彩》重难点分析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仿写例句
- 《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