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4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设计 1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坝”等12个字。
2.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
教学重难点: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举行“民族风情”展示会
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不同的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风俗。下面我们举行一个“少数民族风情”展示会,请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2.视学生介绍情况,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3.评选最佳学生,颁发小奖品。
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就有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意不愿意去参观一下?
2.板书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
3.教师配乐范读。选择具有云贵民族风情的乐曲,如《小河淌水》、《蝴蝶泉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等配乐。
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该提示。
第一自然段:坪坝(bà)绒球花傣(dǎi)族景颇(pō)族
阿昌(chāng)族德昂(áng)族绚丽多彩
第三自然段:蝴蝶孔雀舞摔跤(jiāo)山狸
第四自然段:凤尾竹摇晃(huàng)
分组朗读,组间比赛
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分析指导“戴、蝴、蝶、雀、舞”。并且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b.学生写字。
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爱我家
- 荣耻在我心
- 幸亏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 童年趣事
- 得到荣誉之后
- 令人感动的一刻
- 难忘那一天
- 母爱情深
- 找回了自信
- 这件事真叫我难忘
- 童年二三事
- 上学路上
- 站岗
- 考试风波
- 我爱我家
- 浅论中小学教师教育公务员身份探析
- 塔尔科夫斯基:末世拯救与诗性叙事(1)
- 论中国电视剧的文化策略(1)
- 中外电视广告中的品牌文化差异(1)
- 关于应用多元智能理论建设园本课程分析
- 关于激起小学生学英语的兴趣之我见
- 让屏幕直播战争:伊拉克战争之电视直播透视(1)
- 浅论多媒体技术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 论中国纪录片的生存策略(1)
- 试论动漫与儿童道德情感的发展
- 创造性地讲好故事——电视连续剧大雪无痕观感(1)
- 电视大众文化研究视角的转换(1)
- 关于幼儿园引入英语学习的必要性
- 小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之我见
- 浅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特征的分析
- 《雨点儿》教学案例
- 《雨点儿》教学案例及评析
- 阅读如此快乐──《雨点儿》教学案例及评析
- 请你的学生先说
- 自主 开放 实践 发展──《雨点儿》教学案例与评析
- 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让识字教学灵活多样──《雨点儿》教学片断赏析
- 巧抓机遇,营造生活化课堂──《雨点儿》教学片断赏析
- 《雨点儿》教学片断与反思
- 《雨点儿》教学案例
- 《雨点儿》教学案例及反思
- 读中体验 读中感悟 读中创新──《雨点儿》教学案例及评析
- 《雨点儿》教学案例
- 我也要做雨点儿──《雨点儿》教学片断及评析
- 创设情境 感悟品味 丰富想象──《雨点儿》教学案例分析
- 《雨点儿》教学案例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