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07
《找骆驼》教学设计之1
教学目的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留心生活,认真观察,勤于思考。
2.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能力。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提出要求
1.设疑导入。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一位老人虽然没有见过那只骆驼,却帮助商人找回了骆驼,你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读了《找骆驼》这篇课文后,同学们就明白了。
我们一起来学习《找骆驼》。(板书课题)
2.提出学习要求。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们可以根据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来学习,并通过自读课文解决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完全自由地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对难读的词、句可重点练习,多读几遍,读通为止。
2.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再读课文,尝试解决“阅读提示”中的问题,圈画有关的句子,并找出不明白的地方。
三、研究问题,合作探究
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尝试解决问题。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老人非常详细地说了骆驼的哪些情况?
(3)这些详细的情况老人是怎么知道的?
2.小组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交流,互相启迪解决问题。
3.各小组汇报学习收获,师生共同归纳整理。
4.重点段阅读指导。认真阅读老人最后说的一段话,解决下列问题:
(1)读一读,议一议:老人是根据什么知道骆驼的有关情况的?
(2)填一填,说一说:(出示)
因为老人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老人又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老人还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尽量用文中的语句,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填空,先在小组内互相说,再推选代表在班上说。)
(3)读一读,想一想:为什么老人能指点商人找回骆驼
(启发学生思考理解,老人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分析骆驼留下的种种迹象,并且通过这些迹象来确定骆驼的特点。)
5.启发学生思考:读了这段话,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可从老人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方面来说,可从老人乐于助人方面来说,也可从自己的生活、学习实践方面来谈。)
6.教师小结。
老人没见过那只骆驼的模样,却凭着他敏锐的观察力和准确无误的判断,凭着骆驼留下的几处迹象,就分析得出骆驼的详细情况,达到了“窥一斑而知全豹”的境界,真可谓是观察与思考的典范。
四、再读课文,创新表演
1.朗读课文,想一想商人和老人说话时的动作、神态、心情和语气等,给文中的人物语言补充恰当的提示语。
(启发指导学生抓住人物的特点,结合课文的内容来补充。)
2.小组合作讨论补充的提示语,并练习分角色朗读。引导学生注意人物语言的多样化和丰富性,如“是的”“不错”“对极了”等,积累运用语言。
3.各小组根据补充的提示语进行创新表演汇报。
4.师生共同评议,指出优点及不足。
五、拓展运用,练习说写
任选其中一项练习说一说,写一写。
1.商人找到骆驼后,心情怎样,心中会怎么想,对老人会说些什么?
2.在学习、生活中你有没有留心观察、认真思考的经历、亲身体验?如果有,试着举例说一说;如果没有,请你以后去亲身体验一下吧!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秋天的田野
- “小馋猫”——妹妹
- 九月赞歌
- 寂寞与欢乐
- 我的曾祖母
- 一件令我难忘的事
- 给灾区小朋友的一封信
- “抗震救灾英雄少年”观后感
- 风云天下—龙族(6)
- 我最爱的一首诗词
- 我的表妹
- 假如我是语文老师
- 风云天下--龙族(4)
- 故乡的桥
- 母爱
- 浅论村民自治的本体问题_宪法论文(1)
- 司法审查中的行政紧急权力_宪法论文(1)
-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对法治建设的价值分析
-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人的复合性格
- 中国传统鼠文化的题材史研究
- 读惠尔的《现代宪法》_宪法论文(1)
- 浅谈酒文化在中国传统习俗中的功能
- 政策法学:迈向实践与理想形态的中国法学 _宪法论文(1)
-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营销管理的影响
- 论我国社区矫正法律制度的完善刑法论文(1)
- 对盗窃网络游戏装备行为性质的认定刑法论文(1)
- 挪用公款罪有关实务问题之我见刑法论文(1)
- 张君劢宪政思想的演变_宪法论文(1)
- 传统文化中的忠孝观念及其现实意义分析
- 违宪审查与相关概念辨析_宪法论文(1)
- 《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设计A案
-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A案
- 《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设计B案
- 《中华少年》教学设计B案
- 《詹天佑》教学设计A案
- 《詹天佑》教学设计B案
-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A案
-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B案
-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 A案
-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 B案
- 《穷人》教学设计A案
- 《穷人》教学设计B案
- 《中华少年》教学设计A案
- 《大瀑布的葬礼》教学设计
-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A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