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11
《黄山奇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10个生字,培养学生在具体语文环境中理解词义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读懂第3段是怎样具体写两块奇石的奇形怪状,又是怎样把并列的两个内容连接起来的,并能仿照第3段写法说一段话。
3、能背诵2、3段,听写第4段。
4、了解黄奇石的神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读懂得并列关系的段落。(第3段)
教学难点:仿照第3段说一段话,并绍“天狗望月”和“仙女弹琴”这两块奇石。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投影片、录音带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初知课文,学习一、二、三段,并说说“天狗望月”这块奇石。
一、开门见同引入课题。
1、出示课题,齐读。
2、从课题上看,课文主要写什么?(奇石)哪里的奇石?(黄山)重点词
是哪个(奇)
3、教师语:黄山是一大风景区,叫。它在我国南部。
今天,教师和同学们到黄山风景区游览一番。
二、初知课文。
1、听配乐朗读录音,看投影片,用1句话说说黄山风景区是怎样的地方,有什么厅特的景色。
2、学生自由畅说,并引导学习词语。
①黄山风景区是个的地方。
“秀丽神奇”什么意思?(美丽、奇妙)
②黄山风景区还是个的地方。
“闻名中外”的“闻”什么意思?整个词的呢?
③黄山风景区还有的岩石。“奇形怪状”什么意思?
是那些怪石,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
给“尤其”换个词,代进去读一读。(特别)
3、课题中的“奇”就是神奇、奇形怪状的意思。
4、课文介绍了哪些奇石?默读课文,用“——”划出奇石的名称。
5、具体介绍了哪几块奇石?用“△”标出其名称。
三、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二段
导语:我们先来到“猴子观海”这地方,看看这块奇石。
1、释词。“观”什么意思?与课文中哪个词意思相同?
2、出示投影片。
请一位小朋友当导游介绍奇石,其他同学看投影,师指图。
要求:边看边听边想,这岩石奇在哪里?
3、讨论
①它神奇在哪儿?
(它两只手抱着胳膊,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望着翻滚去海——样子奇特。)
②请用“·”标出主要的动词。(板:抱、蹲、望)
③指导读句子。
④听老师读一句话,与刚才的有什么不同?
句子:它两只手抱着胳膊,蹲在山头,望着去海。
⑤这奇石还神奇在哪儿?(陡峭的山峰)
“陡峭”什么意思?用图示帮助理解。
⑥这块岩石多奇,多有趣呀!最后一名。
概括地说——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
4、仿说“天狗望月”这奇石。
(二)学习第三段
导语:我们继续往前看,会看到更有趣的奇石。
1、默读第3小节,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奇石?想想这小节写法上与第2小节有什么不同?
2、一段话中,并列写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内容,该怎么学呢?这就是我们本单元的训练重点,看课文的学法提示。听老师读一读,想:分几步学?
3、理解学法提示。根据学生回答贴出学习方法卡片。()
4、按学法提示学懂这段话。
第一步齐读想:讲了哪两个内容?(“仙桃石”、“仙人指路)
第二步干什么?(每个内容是怎样写的?)
①“仙桃石”怎样写的?这句话用了什么方法?把什么比作什么?
②出示投影片,各种形式朗读至会背。
③“仙人指路”是怎样写的?也用了什么方法?把什么比作什么?
④小结:这两块岩石都用打比文的方法写出它的神奇。
第三步干什么?
①课文用了哪个句子把它连接起来的?用“~~”划出。板:更有趣。
②连接两项内容的句子不只有这种,还可以怎么说?
5、赏读。
6、回顾学法。
7、课堂练习。P22 NO:6
8、用“猴子观海、仙人指路、仙桃石”三块奇石任选两块说成一个并列段式。
四、巩固生字形。
1、卡片认读词语。
2、字形用复合投影与“微”比较。
五、课堂作业:作业本P20 NO:1
板书设计:
抱、蹲、望
更有趣
教后感:
这堂课中,我觉得重点训练与常规训练处理得比较好。本堂课训练重点是读懂得并列关系一段话(即第三段)。我教学第三段中,注重指导学习学法提示,先让学生自学学法提示,然后师生共同运用学法去读懂课文,最后为弄清这并列段的结构,我又安排了这样二环节,用“猴子观海”、“仙人指路”、“仙桃石”三块奇石任选两块说成一个并列段。通过以上几步循序渐进,环环相扣,并列段结构在学生脑中清楚形成了。课题理解的训练、字词训练、听说训练在本堂课中都属于常规训练,在课堂教学中也都得到了较好的落实。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搞笑的英语老师Ashley
- 老师,我爱您
- 我的老师
- 我敬爱的班主任
- 外教来到我们班
- “大侦探”——方老师
- 我有一只马良的神笔
- 我的老师
- 我的语文老师
- 尊敬的老师
- 老师,辛苦了
- 误会
- 感恩老师
- 胡老师
- 我的老师
- 车间女工工作总结
- 新任公务员2009年个人工作总结
- 2009年物业管理强弱电专业年终总结
- 木业公司总经理年度任职工作总结
- 警民共建情况报告
- 监理部工程总监2009年度个人总结
- 市交通局社会救助工作总结
- 人民警察专业培训小结
- 街道办事处党政办干事个人工作总结
- 巡警个人工作总结
- 刑警大队教导员2009年工作总结
- 记者年终工作总结
- 师德师风总结
- 2009年支教团个人工作总结
- 教育局个人工作总结
- 浅析我国人权保障与宪法救济(1)论文
- 论政府侵犯农民集体所有权(1)论文
- 论我国土地征收纠纷产生的根源(1)论文
- 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必要性之宪法学解读(1)论文
- 中国宪法文本上的“财政”概念群(1)论文
- 试论宪政视野下的法律援助(1)论文
- 浅论宪法概念的再认识(1)论文
- 浅谈宪法的司法化(1)论文
- 从国际人权公约到中国宪法对妇女人权的保障(1)论文
- 我国台湾地区“公共设施保留地”中的建筑管制(1)论文
- 关于我国现阶段宪法监督状况及改善(1)论文
- 试论宪法基本权利的私法效力(1)论文
- 论经济诚信建设中的伦理道德机制(1)论文
- 我国违宪审查的制度现状及改革路径(1)论文
- 试论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障(1)论文
-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 《游山西村》教学设计
- 《古诗两首》疑题解析
- 《古诗两首》结构分析
-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 《古诗两首》教学杂谈
-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