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予树》教案
翻新时间:2023-03-10
《给予树》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会认10个,会写12个;理解“沉默不语”等词语的意思。
2.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方法,并能运用此法理解课文内容。
3.读课文,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体会思想感情,感受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等,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和感染。
4.积累语言,练习写话。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检查预习
1.揭题导入新课。
2.检查预习。检查学生自主学习生字、新词及朗读课文的情况。对重点内容给以相应指导。
二、整体感知、自读质疑
1.自主读书,初步感知课文大意,了解文中所写的人物。
2.思考:课文写了哪些人物?谁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三、精读品赏,导学悟情
1.直奔重点,品读感悟。
(1)品读第三自然段。
以“沉默不语”为切入点,学习运用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方法,理解该词背后所蕴含的意思,体会金吉亚的美好情感。
(2)品读第四自然段。
运用情景对话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感悟人物,加深体验,受到熏陶。
2.升华情感,拓展延伸。
(1)品读末句,理解句意。
(2)感悟朗读,升华情感,拓展延伸。
四、总结提升,布置作业。
1.教师小结,回归整体。
2.依据学情,设计作业。
第二课时
一、谈话激趣,复习巩固
1.谈话激趣。
2.复习巩固。
二、依据文路,深悟亲情
1.自主读课文,感悟亲情。引导抓住母亲的情感变化,研读文本,体会母爱;抓住孩子间的馈赠,体会兄弟姐妹情。
2.感情朗读,深化体验。
三、创设情境,读写练笔
1.创设情境,激发写话欲望,进行写话练习。
2.交流、评议,引导悟情。
四、指导写字,积累巩固。
五、分层布置作业。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象山石浦一日游
- 铅笔变形记
- 春到九山湖
- 法制知识教育会
- 纪念5.12汶川大地震
- 热爱生命
- 一件令人恼火的事
- 游太姥山
- 紫藤
- 南郭先生应聘
- 难忘的学滑冰
- 蚕
- 游太姥山
- 火车站上的悲剧
- 快乐的乡下人家
- 大学生国家奖学金申请书
- 2011年公司新员工转正申请书
- 大学院系学生会学习部部员竞选申请
- 2011年公务员转正申请书
- 公司客服员工转正申请
- 2011年教师转正申请
- 公司技术员工作转正申请
- 公司人事专员转正申请
- 公司行政秘书转正申请书
- 软件公司试用期程序员转正申请
- 小额贷款公司员工试用期满转正申请
- 教师工作调动申请报告
- 大学生助学金申请书
- 证券公司试用员工转正申请
- 大学生贫苦补助申请报告
- 论权力腐败的法律监督法学理论论文(1)
-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转换①法学理论论文(1)
- 论以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的基点法学理论论文(1)
- 试论法官素质的提高法学理论论文(1)
- 欺诈概念辨析法学理论论文(1)
- 论欺诈和广告欺诈的概念及其构成要件法学理论论文(1)
- 因欺诈订立的合同效力之比较研究(2)法学理论论文(1)
- 西方法治产生的深层历史根源、当代挑战及其启示
- 系统政治学对系统法学的启示法学理论论文(1)
- 立法价值及其选择法学理论论文(1)
- 我们有死的权利吗
- 人工智能法律系统的法理学思考法学理论论文(1)
- 论法治与市场经济的内在契合性(2)法学理论论文(1)
- 信息时代公共领域的结构与功能法学理论论文(1)
- 论法治与市场经济的内在契合性法学理论论文(1)
-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
- 《桂花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白杨》教学设计
- 《桂林山水》教学有感
- 《地震中的父与子》课后反思
-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
- 《桂花雨》教学设计
-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
-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
-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
- 《触摸春天》教学反思
- 《桂林山水》教学有感
- 《开国大典》教案
- 《她是我的朋友》第二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