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31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建议
1、本课识字量比较大,教学时可指导学生自学生字,培养独立识字能力。在自读课文的时候,标出不认识的字,凭借字典,读准字音,感知字义。教师进一步指导识字时,重点指导以下字的读音:坦,读“tan”,不读“tong”;持,读“chi”不读“ci”;兵,读“bing”,不读“ping或bin”。指导识记字形,可通过形近字的比较,加强记忆,如:持和挂、炮和跑、担和坦、神和伸、般和船;“盾” 的左上方是两笔,不要一笔写下来;“兵” 的笔顺提醒学生不要写错。
2、指导学习这篇课文,可以先让学生自学课文,弄懂词语,提出读不懂的问题。教师再指导学习和讨论,着重解决课文的重、难点部分。
指导学习第一部分,可让学生了解发明坦克的过程,坦克是怎样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合二为一的,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个发明过程。最后一段是课文的难点,使学生了解本文所要阐明的道理,就是要善于发现事物的优点,根据需要,把优点很好地集中在一起,为我所用。在引导学生读懂句子的意思后,再结合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自己对这句话的体会。
本课叙事简明,学生读起来不会有什么困难。在读懂内容,理解道理后,要了解举事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一方面要让学生明白用具体事例来说明道理是写文章常使用的方法,不能空讲道理,这样才能有说服力。另一方面也要让学生明白,作者是借发明这件事来说明一个道理。至于坦克发明是不是真的像课文中描写的,可以不去追究。
3、要引导学生联系句子来体会词语的意思,比如,“难以招架”,可以让学生通过读“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刺来”、“发明家左抵右挡”来体会。“难以招架”的意思是,对方来势猛,很难抵挡。“固然”可以让学生读第二自然段,联系发明家想到的钻在铁屋子里,来体会“固然安全”的“固然”,有本来、原本的意思。句子教学要指导学生抓住难句来理解。比如,“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要让学生结合全篇内容来理解,通过把矛和盾的长处集于一身而制成坦克这个事例来体会。“善于”,就是很会观察、很会思考的意思。
4、课后第一题是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先默读,自学课文,了解大意后,再指名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第二题是围绕课文重点部分,讨论交流的题目。可以在理解词句,读通课文基础上,进行讨论交流。如果学生在理解上有困难,可引导学生再读课文的第一部分内容,想象作者的发明过程。老师重点引导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在交流中懂得坦克是怎样把矛和盾的长处合二为一的。在此基础上,也可以进一步讨论文后泡泡,在联系生活实际的拓展中,加深对本文的理解。
第三题是积累词语的练习。可让学生把自己认为好的词语画下来,和同桌互相交流一下词语的意思和词语好在哪里,在互相启发交流后,再抄写下来。课文中例举的是四个字的词语,教师引导学生抄写时可以不限定在四个字的词语中。
5、让学生用其他例子来说明课文最后一句话。可以作为扩展思考的题目,教师可在学生广泛思考、交流的基础上,提示几个“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是胜利者”的例子,比如实际应用方面:双层公共汽车、火车,带橡皮头的铅笔;学习和做人方面:采纳别人的优点等等。以引导学生的深入思考,可以鼓励学生展开想象,一方面从生活实际中选取类似的事例;还可以想一想生活中还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并提出改进和解决问题的办法。鼓励学生要不断思考,把自己随时想到的这些有益的想法记下来,放入自己的“我的奇思异想”或“我的小发明”的成长袋中,为开展口语交际做准备。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春天到了
- 老师是一朵母亲花!
- 童年趣事
- 我的“虫”爸爸
- 放风筝
- 小狗
- 接力赛
- 精彩的演出
- 快乐的一天
- 三八妇女节
- 可爱的猪
- 假如
- 下雪了
- 拔河比赛
- 学骑自行车
- 论不真正连带债务.(1)论文
- 论未成年人受侵害的过失相抵(1)论文
- 私法惩罚论-以侵权法的惩罚与遏制功能为中心(1)论文
- 试论图书馆信息传播中的知识产权(1)论文
- 文化多元音乐与感知结构的完形合一
- 东西部制度安排的非均衡性与西部制度的创新
- 我国民事诉讼上诉审制度之检讨与重构(1)论文
- 中国能否提高选举民主化程度?
- 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
- 从音乐立场看「敬拜赞美」
- 试论唐代佛教寺院壁画的历史分期
- 孙中山与民国宣誓制度之建立
- 作为社会论坛的戏剧
- 中国自由民主和法治的开端与挫败
- 什么是艺术作品的本源?
- 《影子》第一课时教案
- 《画家乡》教案
- 《雨点儿》第一课时教案
- 《小小的船》教案
-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案
- 《快乐的节日》教案
- 《画》教案
- 《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创新教案
- 《小小的船》教案
- 《阳光》第一课时教案
- 《影子》教案
- 《荷叶圆圆》 第二课时教案
- 《兰兰过桥》教案
- 《小白兔和小灰兔》教案
-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