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之三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及勇于创新的精神。
3、德育目标:激发学生对小兴安岭的向往,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4、创新目标:创设情境,读中感悟。
教学分析与处理
1.教材分析:这是一篇写景散文。作者采用“总一分一总”的结构,展示了小兴安岭一幅幅精美的画面。感受小兴安岭的四季景色,体会作者用词准确,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2.学生分析:学生在上一单元已经学习运用“多读多想,读通课文”的读书方法把课文读通,已初步具有一定的阅读基础。再加上课文里对小兴安岭美丽景色的描写,更能使学生理解和感悟大自然的神奇和瑰丽。
3.创新点:在课堂上体现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创新人格。
4.空白点: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合作学习喜欢的内容。
课前准备:
因为搜集和处理信息是构建课内外联系的重要纽带,这一课与我们生活紧紧相连,在课前,我要求学生们搜集有关资料,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同时从心理上做好学习的准备。
教学方法:研究体验式创新教学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同学们,你们也许没有去过小兴安岭吧,那里的景色可美啦!让我们和作者一起走进小兴安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瑰丽。
二、提供信息点拔启发
1、根据学生预习情况,提问: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描写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2、学生有选择地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3、提问:你最喜欢那个季节的小兴安岭,为什么?
三、学生研究合作交流
1、小组讨论共同合作学习。(每个小组讨论后填写研究报告单)
2、学生汇报结果,指导学生朗读体会作者的喜悦之情。
3、通过同学们的讨论,你又喜欢上哪个季节的小兴安岭了?
4、学习了2一5自然段,你认识中的小兴安岭是什么样的?
5、讨论: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花园,又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呢?
6、师主共同讨论研究,并一起完成板书。
四、反思小结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们学会了什么?
五、研究性作业
假设你有机会成为小兴安岭这幅美景中的一员,你希望你会是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同学们都能将自己当成大自然中的一棵草、一滴水、一个小生命,那么热爱我们生活的环境,珍惜我们生存的空间。
六、板书
9、美丽的小兴安岭
春
夏 根据学生的情况随机出示
秋
夏
课后点评
授课者本着“以学为本、为学服务”的思想,竭诚为学生提供热情而合适的服务,为学生创设了自主、合作、宽松的学习氛围。学生通过相互启发、相互借鉴、相互帮助在研究学习中取得了成功。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一次有趣的游戏
- 假如我有一双翅膀
- 树根赞
- 我恨这个“玩”字
- 兔子救小袋鼠
- 妞妞
- “打工崽”的滋味
- 我爱我家
- 快乐的儿童节
- 我爱“不死鸟”
- 车轱辘大战
- 《龟兔赛跑》续集
- 我
- 找工作
- 找皮球
- 试论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几点思考
- 探析农村职业教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双赢发展
- 浅谈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 试论高等职业院校基础能力建设研究初探
- 试论高职院校产学研深入合作方式探析与实践
- 试论高职学生创业能力的构成探析
- 试析工学结合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影响分析
- 试论高职院校“工学交替”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
- 浅谈中职计算机专业英语的教学
- 简论促进高职高专毕业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 试析社区学院荣誉教育对高职拔尖人才培养的借鉴
- 浅析职业学校体育健康教育改革趋向
- 媒介融合背景下地方高校新闻教育改革探讨
- 浅谈基于校企合作的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
- 析创新理念 改进方式 着力提升全员培训质量
-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 《荷塘月色》探究活动
-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 《荷塘月色》词义辨析
-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 《荷塘月色》结构分析
-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 《荷塘月色》问题探究
-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 《荷塘月色》写作特点
- 读《荷塘月色》有感
-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