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风和日丽、疑惑不解、衣衫褴褛、铿锵有力”等词语的意思并且能够在实践中运用。
2.通过反复朗读,找出周恩来为什么会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原因。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4.了解伟人的成长过程,用讲故事、写文章、编短剧、办手抄报等方式,展示学习的收获。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初步谈话,理解课题。
同学们,你们现在读书的目的是什么?回头看看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小时候为什么读书?
(二)同学介绍搜集周总理的资料
(三)观看录像,感受情景。
看有关周总理小时候的录像资料,特别是讲他在修身课上回答校长的情景。
(四)检查预习,反馈交流。
1.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强调要求:
(1)读通课文,遇到不懂的字或者词语,借助工具书或者联系上下文解释。
(2)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并在书上作上记号,待会在全班交流。
(3)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几件事?周总理小时候为什么会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生字中“嚷、惩、铿、锵”是后鼻韵,“范、巡”是前鼻韵。“范、惩”是上下结构,不能写成左右结构。
3.反馈交流,词语方面重点检查“焦点、耀武扬威、得意扬扬、铿锵有力、诸生“等词语的意思。
4.学生提出文章中不懂的地方,师生共同解决。
5.课文写了三件事。第一件事讲12岁的周恩来刚到沈阳,就听伯父叹着气说“中华不振“,这使他疑惑不解;第二件事讲周恩来在租界亲眼看到一位中国妇女受到洋人的欺侮,而围观的中国人敢怒不敢言,这使他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话的含义;第三件事讲周恩来在修身课上,表明自己的心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五)学生反复读课文,做到有感情地读课文。试着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六)课堂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的第一部分。思考:你从这部分中体会到了什么?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2.指名学生朗读这一部分。尤其要指导学生在朗读伯父与周恩来的对话时,“为什么”?“那又是为什么呢?”要读出不解和追问的语气。“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去那儿,而外国人却可以住在那里?这不是中国的土地吗┅┅”要读出疑惑不解的语气。
3.尊重学生自身的体会,不要强求学生所有的体会都一样。教师相机的作出指导。如:从“为什么”?“那又是为什么呢?”体会到周恩来对这些事情的关注。“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去那儿,而外国人却可以住在那里?这不是中国的土地吗┅┅”体会到周恩来是一个善于观察周边的事情。
4.全班朗读这部分,注意要有感情地朗读。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自由读第二部分,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景?
2.学生读完课文后,想象当时的情景,四人小组演习当时情景。给学生提供当时的情景:当时那位妇女是怎样哭诉的,那个警察又是怎样训斥她的,站在一旁的洋人会说些什么?
3.学生演完后,谈一谈作为中国人看到同胞在自己的土地上受到这样欺凌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当时的社会现实:贫穷落后,受到列强的欺凌。深刻理解“中华不振”的具体含义。
(三)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1.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思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什么意思?
2.让学生联系全文,体会周恩来从疑惑到静思到立志的心理变化过程。
3.学生想一想当时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他沉思什么呢?写一写当时他沉思什么?
4.全班交流写的内容。
5.读这部分,你从周恩来小时候身上体会到了什么?
(四)课外延伸。
1.阅读关于写周恩来总理故事的书,从而进一步了解伟人。
2.将你所了解的周恩来总理的故事用讲故事、写文章、编短剧、办手抄本等形式,展示学习的收获。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拜访音响世界
- 回忆暑假生活
- 走进音响世界
- 善意的谎言最美
- 我是大自然中的一员
- 回忆暑假生活
- 回顾暑假生活——包饺子
- 我是大自然中的一员
- 妈妈的谎言
- 走进奇妙的音响世界
- 上帝的“谎言”
- 回顾暑假生活
- 走进音响世界
- 甜蜜的善意谎言
- 善意的谎言和讲诚信的辩论会
- 初谈浪漫主义音乐与肖邦夜曲
- 浅析歌唱艺术的审美特征
- 可持续发展概念下的道路交通现代化建设
- 分析西洋管乐器演奏艺术之我见
- 舒伯特声乐套曲《冬之旅》的创作特征探析
- 汽车化导向交通对土地利用影响成本研究
- 谈音乐素养对美声演唱的重要性
- 信息高速公路中知识产权保护的若干问题
- 社会音乐教育与学校音乐教育之关系
- 浅探歌唱发声中的对立与平衡
- 音乐在企业文化战略中运用的可行性初探
- 北京现代化交通体系发展研究
- 浅谈江西省环境特点与公路建设环保对策
- 上海市人民广场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方案研究
- 浅探儿童歌曲创作艺术特点
- 《戏答元珍》
- 《笋芽儿》考点练兵之量词
- 《小鹿的玫瑰花》随堂练习-----巩固篇
- 《小鹿的玫瑰花》随堂练习-----提高篇
- 《笋芽儿》教学目标
- 《小鹿的玫瑰花》同步写作范文
- 《小鹿的玫瑰花》之老师语录
- 《小鹿的玫瑰花》教案一
- 《小鹿的玫瑰花》习作指导
- 《小鹿的玫瑰花》重难点分析
- 《小鹿的玫瑰花》教案二
- 《小鹿的玫瑰花》 重点字词梳理
- 《一粒种子》
- 《小鹿的玫瑰花》同步写作训练素材
- 《笋芽儿》教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