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02
《爬山虎的脚》教学思考
《爬山虎的脚》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到细节的顺序,介绍了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的脚的形状、特点以及是怎样用脚在爬的,启发人们留心和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事物,因此在第二组教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课文内容: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色,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爬山虎嫩叶子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我在教学时设计了“品味——美读——口头作文——写片段”四个环节,环环相扣,课堂上不时发出孩子们愉悦的、会心的笑声。
1、品味语言充分,营造了一种和谐、鲜活的品味语言的氛围。师生完全陶醉在叶老朴实,凝练,充满韵律感的语言环境中,这是一种浓浓的艺术欣赏氛围。“艺术家是创造者,欣赏是再创造。”——这一规律得到了体现,而这一群再创造者是十岁多一点的孩子。阅读是个性化行为,我教学时珍视孩子们的个性化体验。阅读时曾出现这样一个片段:
学生甲:我觉得“新鲜”一词用得好,写出了叶子的嫩、绿。
学生乙:“舒服”一词用得好,如果用“漂亮”,不能更好体现作者的感受。
学生丙:一阵风拂过,“拂”字用得好,表示风儿轻轻掠过,用“吹”没有这种效果。
2、感悟,品味充分,美读则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于是便有了课堂中,学生自由读,读给学生喜欢的人听,师生对比读,各种形式,充分朗读。
3、口头作文,生动活泼,富有儿童情趣。学生说:叶圣陶爷爷能写出这么优美的文字,是因为他仔细观察“爬山虎”,运用好的词汇。接着孩子们口头作文:
学生A:我观察的是仙人球,它身上长满钢针一样的刺,形状像小南瓜,中间有小黑点,上面有小花。它虽然没有牡丹那样高贵,也没有玫瑰花那样娇艳,却能给人治病。
学生B:我观察的是芦荟……妈妈每天用它来抹脸,说它是天然的美容霜。
学生C:我观察的是含羞草,其实它们很想和人类一起玩,你一碰它,它就合起来,不和你玩。孩子们的口头作文生动活泼,富有生活情趣。
4、这时学生写片段,水到渠成。
本堂课,看重学生的阅读实践,培养了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特别是在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下了工夫,收获甚大。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扩写《盲人摸象》
- 老师笑了
- 有趣的实验
- 四川地震
- 心爱的小笔头
- 春天来了
- 游动物园
- 新学期新打算
- 参观博物馆
- 国庆见闻
- 围棋比赛
- 第一次买菜
- 背小弟弟回家
- 可爱的小白
- 校园运动会
- 乡镇环境保护下半年工作部署
- 秋季小学班主任工作安排
- 房地产企业风险防范工作意见
- 庆祝教师节中秋节企划方案
- 2011-2012学年初中地理教研部署
- 个人师德师风学习措施
- 高一年级工作建议
- 村党总支工作部署
- 武警部队学习部队新条令工作部署
- 2011秋季小学英语教研计划
- 七夕东方情人节活动宣传方案
- 2011高三物理总复习安排
- 党委教育月活动整改措施
-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小学教导处工作安排
- 县政府承接产业转移工作部署
- 体育微电影的宣传功能
- 浅谈盖•里奇-宁浩电影摄影角度的比较解析
- 不当得利与物权行为无因性(1)论文
- 影视娱乐营销:行业全线利好,本土更占优势
- 人格权部分问题探讨(1)论文
- 中国政府职能的现实价值取向
- 在观展表演范式下分析偶像剧对青少年的影响
- 评泰国电影《爱在暹罗》的价值
- 影视娱乐化的审美心理学解读
- 近年来中国工人的政治参与
- 对新媒体电影《老男孩》视听语言分析
- 科技管理中知识产权法律诉讼探析(1)论文
- 试论地役权制度的存在价值(1)论文
- 民主与政治体制改革
- 关于交通事故精神损害赔偿的探讨(1)论文
- 《雪孩子》教学片断及评析
- 《阳光》教学设计
-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设计
- 《王二小》教案
- 《小白兔和小灰兔》教案
-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设计
- 《小小的船》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两只小狮子》教案
- 《雨点儿》教学设计
- 《自己去吧》教学片断及反思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
- 《我选我》教案
- 《自己去吧》教学设计
- 《影子》教学设计
- 《小壁虎借尾巴》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