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02
《爬山虎的脚》教学思考
《爬山虎的脚》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到细节的顺序,介绍了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的脚的形状、特点以及是怎样用脚在爬的,启发人们留心和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事物,因此在第二组教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课文内容: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色,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爬山虎嫩叶子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我在教学时设计了“品味——美读——口头作文——写片段”四个环节,环环相扣,课堂上不时发出孩子们愉悦的、会心的笑声。
1、品味语言充分,营造了一种和谐、鲜活的品味语言的氛围。师生完全陶醉在叶老朴实,凝练,充满韵律感的语言环境中,这是一种浓浓的艺术欣赏氛围。“艺术家是创造者,欣赏是再创造。”——这一规律得到了体现,而这一群再创造者是十岁多一点的孩子。阅读是个性化行为,我教学时珍视孩子们的个性化体验。阅读时曾出现这样一个片段:
学生甲:我觉得“新鲜”一词用得好,写出了叶子的嫩、绿。
学生乙:“舒服”一词用得好,如果用“漂亮”,不能更好体现作者的感受。
学生丙:一阵风拂过,“拂”字用得好,表示风儿轻轻掠过,用“吹”没有这种效果。
2、感悟,品味充分,美读则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于是便有了课堂中,学生自由读,读给学生喜欢的人听,师生对比读,各种形式,充分朗读。
3、口头作文,生动活泼,富有儿童情趣。学生说:叶圣陶爷爷能写出这么优美的文字,是因为他仔细观察“爬山虎”,运用好的词汇。接着孩子们口头作文:
学生A:我观察的是仙人球,它身上长满钢针一样的刺,形状像小南瓜,中间有小黑点,上面有小花。它虽然没有牡丹那样高贵,也没有玫瑰花那样娇艳,却能给人治病。
学生B:我观察的是芦荟……妈妈每天用它来抹脸,说它是天然的美容霜。
学生C:我观察的是含羞草,其实它们很想和人类一起玩,你一碰它,它就合起来,不和你玩。孩子们的口头作文生动活泼,富有生活情趣。
4、这时学生写片段,水到渠成。
本堂课,看重学生的阅读实践,培养了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特别是在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下了工夫,收获甚大。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自然课上
- 我是一棵小草
- 离别
- 小老师
- 公园晨景
- 秋游五羊仙庭
- 难忘童年
- 我爱春天的美景
- 我喜欢的四季
- 啊,老师!
- 我教妈妈发短信
- 安琪儿
- 令我感动的事
- 夏天的早晨
- 未来的原始屋
- 试述内部审计在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作用
- 利用Excel执行审计分析程序
- 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 关于我国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的思考
- 民营企业治理和内部审计的研究
- 浅析战略决策审计
- 我国内审与国际内审的差距
- 论林业重点工程资金的效益审计
- 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探讨
- 提高高校内部审计地位的途径
- 地税系统经济效益审计内容与指标探讨
- 浅析ASP会计信息生成模式的特点及其对审计的影响
- CPA出具虚假审计报告的原因
-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审计问题思考
- 论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模式和方法
- 陕西作家刘成章散文作品频频入选语文课本
- 《安塞腰鼓》教学建议
- 《安塞腰鼓》基础知识
- 《安塞腰鼓》语法修辞
- 树起陕西文化品牌
- 《安塞腰鼓》课文解析
- 《安塞腰鼓》词语解释
- 安塞腰鼓醉天下
- 古朴的安塞腰鼓
- 《安塞腰鼓》重难点点拨
- 《安塞腰鼓》写作特点
- 陕北文化概述
- 《安塞腰鼓》赏析
- 《安塞腰鼓》课文题解
- 《安塞腰鼓》词义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