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14
《乌塔》一课的听课感想
听了老师执教的《乌塔》一课,我们获益良多:
1、老师精心准备的课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开始展现的地图和欧洲风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起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作用。对课文中乌塔的言行以红线或红圈标出,较为醒目,处理较好。
2、作为一篇略读课文,老师较好地根据教材特点和教学目的,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有几个环节处理得很好:检查学生自读情况时比较全面,既有生字新词的掌握,又有课文内容的理解,还有自己的问题的提出,真正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感悟乌塔时设计“ 的乌塔”,让学生研读课文,从细节中体会小姑娘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主见,又使学生享受独立阅读的成果;而“辩一辩”环节,检查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程度和交流阅读后主观的见解,辩论中的小火花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最好体现;最后的课外延伸题“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起到听听家长成熟的见解的作用,是老师有意识进行指导的体现。
3、教学条理清楚,从初识乌塔到感悟乌塔,再到学习乌塔,一环紧扣一环,循序渐进,而又过渡自然。
4、整节课中可以看到老师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着说的训练,从分角色的对话到什么样的乌塔,再到小辩论,都在促使学生将课本中的话转化成自己的语言,发展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更好地突出了教学的重难点。
5、板书设计简洁明了,体现了课文的重点。
下面有一点不成熟的看法:
在阅读提示中有一个问题问得很好“乌塔这样做好不好?”这个问题,其实与老师板书出的“独立”二字是紧紧相关的,根据这一个问题让学生充分研读评说,独立的乌塔会更深入人心。
从老师的课堂语言中感受到的是一股柔柔的晚风,老师很温柔,很受学生们的欢迎吧?从学生们的朗读中能感受到老师对学生们的潜移默化,有的学生腔调也学个十足了,足见对老师的拥戴。只是从全体学生的朗读中我感受更多的是压抑,是因为太多听课老师的缘故还是……希望学生们能以平常说话的语气来读书,读出自己的个性来。最近我们常讨论什么样的语气能更好吸引学生,是以对语言敏感点吧!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给远方朋友的一封信
- 难忘的歌谣
- 给青年人的一封信
- 给外公、外婆一封信
- 给小姨的一封信
- 妈妈,谢谢您
- 给爷爷的信
- 一封家书
- 写给老师的心里话
- 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
- 给姐姐的一封信
- 老师,我想对您说……
- 假如我有来生……
- 给农村小伙伴的一封信
- 致爸爸妈妈的一封信
- 资产处置审查办公室2005年工作总结
- 中国工商银行金融工作总结
- 银行员工年终总结
- 金融工作总结
- 银行员工工作总结年终总结
- 2006银行上半年工作总结
- 北海县2005年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总结及2006年工作思路
- 银行职员年度工作总结
- 银行储蓄所柜员年终总结述职报告
- 银行职员个人年终总结
- 2006年审计工作总结
- 金融工作总结3
- 在环保工作总结及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 200x金融公司年度工作总结
- 农业银行营业所年终总结
- 试论职业化医院院长的MASKH原则
- 德国醉酒犯罪的立法模式及对我国的借鉴价值(1)论文
- 关于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现状的调查研究
- 《国际商事合同通则》与罗马法(上)(1)论文
- 关于劳动教养立法的基础问题思考(1)论文
- 《国际商事合同通则》与罗马法(下)(1)论文
- 关于互相尊重主权原则(1)论文
- 浅论“拟态环境”理论作用下的广告传播
- 浅谈高校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与职业道德规范
- 试论新形势下的道德教育
- 浅析中国反倾销司法审查制度(1)论文
- 浅析人权和国家主权(1)论文
- 教师知识研究的兴起背景解析
- 浅谈大学摄影教学的几点思考
- 论析理性至上教学知识观批判
- 《火车的故事》教学设计
- 《火车的故事》教学设计
- 《兰兰过桥》教学设计
-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 《小蝌蚪找妈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火车的故事》教学设计
- 《火车的故事》教学设计
-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 《火车的故事》教学设计
-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 《火车的故事》教学设计
- 《小蝌蚪找妈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火车的故事》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