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2-29
《颐和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自学本课生字及新词,积累词语。
2.了解按总述、分述、总结的顺序连段成篇的方法。
3.了解颐和园的景物特点及地位,产生热爱首都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颐和园的景物特点及地位,感受颐和园的宏伟美丽。
教学准备:
1.CAI课件、展板。
2.搜集有关颐和园的资料。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颐和园全景图)
同学们,在我们首都北京的西北郊有一座世界闻名的皇家园林,你们知道是哪里吗?
教师板书课题并强调“颐”的笔顺。
二.交流资料,了解颐和园概况。
通过查阅资料,你对颐和园都有了哪些了解?指名说。
三.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提出不懂的问题。
2.前后桌四人一组互相交流不懂的问题。
3.通过交流还有没解决的问题吗?
如果有,板书问题。
四.自由结组,合作交流:
1.浏览课文,用“○”画出课文比较详细地介绍了颐和园的哪些景物。
学生板书:仁寿殿佛香阁大戏楼长廊十七孔桥铜牛
课件出示颐和园的地图,闪烁这六个景物,使学生了解其位置。
2.自由结组:
通过读课文、查阅资料,你对哪个景物最感兴趣,根据兴趣重新结组。
要求“快、静”。然后快速选出你最信任的组长。
3.合作交流:
由组长组织活动。在组内交流查阅的资料,结合课文及资料,准备用你们喜欢的方式向大家介绍你们喜欢的景物。
4.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1)请各组进行汇报,同时,课件出示颐和园景物的相应图片,并配以古筝音乐。
(2)小组汇报的同时,其它组认真听,听后谈谈感受,也可向这组进行提问。
(3)教师进行适时评价、点拨。
五.学习第七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七自然段,用“——”画出课文还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景物?
学生板书:谐趣园“买卖街”廓如亭知春亭
课件闪烁这四个景物在地图中的位置。
2.课件显示这四个景物的图片,教师加以声情并茂的介绍。
3.欣赏后你有什么感受?
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六.课外延伸,补充资料(师生共同交流)。
1.通过查资料,你还知道颐和园的哪些景物?
2.老师也查到了一些资料,你们想看看吗?
(课件出示颐和园的一些景物图片,并加以简单介绍。)
3.学生把收集的资料贴到展板上。
4.小结:颐和园的景物真是数不胜数,各具特色,就是看上几天也看不完看不厌。
板书:……
七.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谈感受。激发热爱首都之情,产生自豪感。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庐山一日游
- 暑假啊,暑假
- 快乐的六.一
- 我的胆小朋友
- 满天都是小星星
- 美丽的教学楼
- 小记者采风感想
- 神奇的超人鞋
- 老师的笑
- 炎热的夏天
- “海上仙山”—长岛
- 家庭会议
- 第一次领荣誉证书
- 植树节小鸟的呼声
- 大自然的报复
- 西方实证会计理论与我国的实证会计研究
-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进行海外扩张的模式及区位选择
- 融资模式效率比较与我国融资模式的选择
- 试论上市公司理财行为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 公司治理、企业管理与会计信息系统
- 关于分部信息披露的探讨
- 对管理会计的两个评价
- 试论我国上市公司的分部财务报告
- 可转换债券定价理论与案例研究
- 管理会计技术方法演进之研究
- 刍议电子联机实时报告对会计的影响
- 试析企业的人力资本与业绩评价标准
- 论知识经济的社会文化观与现代管理会计
- 控制性股东与现金股利
- 浅谈会计报表附注的编制
- 你猜、猜、猜!──古文教学方法之“猜字义”(教学反思课《狼》的总结)
- 关于新华社
- 《狼》教学案例
- 血的见证──中国驻南使馆被炸目击记
- 将“横渡长江”改为“胜利渡江”好吗?
- 《狼》教学案例
- 《新闻两则》有关资料
- 风格迥异 魅力独具──《新闻两则》特色摭谈
- 教师角色定位的再次反思──《狼》一文教后反思
-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管窥
- 不让文言文教学枯燥无味──《狼》教学札记
- 《新闻两则》教学展示 参考图片
- 关于新闻和消息
-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语言的气势
- 新闻的“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