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猫》教学设计

《猫》教学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2-14

《猫》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的情感经历。

2 邻居母鸡的生活习性及伟大的母爱在母鸡身上的具体体现。

3 比较本文与《猫》在写法上的异同点。

第一课时

重点:

⑴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⑵学习文章叙事结构严谨、首尾呼应的组材方法。

⑶体会文章细节描写和对比手法的运用。

难点:

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导入

板书一:《猫》 郑振铎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郑振铎的一篇文章《猫》,这篇题为“猫”的文章,实际写的是“养猫”。这点从文章第一句话:“我家养了好几次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和文章结尾句:“自此,我家永不养猫。”可以看出来。从“养了几次猫”到“永不养猫”,这中间肯定有许多曲折的故事。下面我们一起来听读这篇课文,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二)学习课文

⒈整体感知

⑴运用媒体播放范读课文录音。

要求:①学生在书上勾画生字及生词。

②用一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运用媒体播放应掌握的字、词的幻灯片。

显示第一屏(如下):

⒈利用工具书,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忧郁 怂恿 蜷伏 惩戒 污涩 怅然

⒉解释下列词语。

郁闷 怂恿 蜷伏 惩戒 断语

⑵学生完成正音、解词。

⑶用一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明确:

写“我”家三次养猫的经历。

⑷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①播放思考题幻灯片一。

显示第二屏(如下):

思考题一:文章写“我”养猫的经历,可分为几部分?

②学生思考、讨论、发言。

③在讨论的基础上,明确思考题一:

文章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写养第一只猫的经过。

第二部分(3—14)写养第二只猫的经过。

第三部分(15—34)写养第三只猫的经过及感受。

2.精读课文。

⑴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进一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⑵教师启发学生结合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①播放思考题幻灯片二。

显示第三屏(如下):

思考题二:请从来历、外形、性情、结局几方面来分析三只猫的特点。

思考题三:作者为什么不单写第三只猫,而要在前面写第一、二只猫?

②同学思考、讨论、发言。

③明确思考题二:

教师边明确、边板书:

板书二:

《猫》

郑振铎

来源 样子 性情 结局

第一只: 要来的 花白 活 泼 病死

第二只: 要来的 黄色 更活泼 亡失

第三只: 拾来的 花白 不活泼 亡失

④明确思考题三:

这样写使第三只猫与前两只猫形成鲜明的对比:

一是第三只猫是只野猫与前两只都是主人喜爱而要来形成鲜明对比;二是它毛色难看,性情忧郁,不喜欢玩游,而第一只猫像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第二只猫会乱跑、爬树、扑蝴蝶。三是它终日懒惰地伏着,而第二只猫“居然捉到一只很肥大的鼠”形成对比。因此,大家都不喜欢它,它是只“若有若无的动物”,连最爱猫的三妹“对于它也不加注意”,这与前两只猫的地位形成鲜明的对比。

由于有前两只猫作对比,后者的命运被衬托得更加悲惨,这就必然会引起人们更加深切的同情,就更加突出了“我”的过失之大,悔恨之深,因而更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⑶教师启发学生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①播放思考题幻灯片三。

显示第四屏(如下):

思考题四:“我”家三次养猫,我的感情有什么变化?

思考题五:文章围绕养猫的经过写了三个故事,三个故事各自的线索是什么?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把三个故事组织起来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

②同学思考、讨论、发言。

③明确思考题四:

第一次养猫:当三妹追小猫玩时,“我”微笑着看,当她报告猫的死讯时,“我”感到“酸辛”。

第二次养猫:饭后的娱乐是看它爬树。随着猫亡失消息的证实,“我”也“怅然的,愤愤的”。

第三次养猫:感情波动幅度更大。先是“不大喜欢它”,听说芙蓉鸟被咬死后,“我”“很愤怒”,打了它之后“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不够快意”。直到发现另一只黑猫衔着第二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我心里十分的难过”……文章的主题,正是通过“我”一系列复杂感情的变化的细节描写,不断地升华。

教师边明确、边板书:

板书三:

感情 酸辛 怅然 难过、自责

教师点拨:

文章所记叙的,与其说是养猫的经过,不如说是“我”的心路历程,是心灵的反省,是人对于动物的自责。

④明确思考题五:

每个故事都以猫的遭遇为线索,从三个故事之间“有一次”,“隔了几天”,“冬天早晨”这些语句中可以看出,文章是按时间顺序把三个故事串起来的:得猫→养猫→亡失;再得猫→再养猫→再亡失;复得猫→复养猫→复亡失→永不养猫,情节三起三落,波澜起伏。文章开头先交代几次养猫的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总领全文,结尾又以“自此,我家永不养猫”收束全文,开拓深意,呼应篇首。

教师边明确、边板书:

板书四:

我家养了好几次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小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整体感知了《猫》这篇文章的内容及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了文章学习文章叙事结构严谨、首尾呼应的组材方法;体会了文章细节描写和对比手法的运用的艺术特色,下节课我们将进行精段赏析。

(四)布置作业

1.从来历、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几方面,来分析第三只猫与前两只猫的区别。

2.假如养第二只猫时也养了鸟,鸟也被咬死,“我”将怎样想,怎样做?

解题要点:

回答此题,要用“设身处地”的方法去体会、联想。要从课文内容出发。“我”之所以一口断定第三只猫咬死了芙蓉鸟,重要的原因是一直对这只猫没有好感。假如养第二只猫时发生鸟被咬的事,“我”大约会因喜爱这只猫而迁怒于别的原因。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鲁人搬迁》读后感
童年的我
“大哥大”的兄弟姐妹们
续写《凡卡》
幸福是什么?
拥抱欧洲的春天
我的家乡
我想变成一只小丑鱼
智能书包
观《地雷战》有感
一件后悔的事
全家购物趣
我们的校园
妈妈,我不该忘记了你的生日
2011年收费站职工收费工作总结
农村科学发展观工作总结
创建农村环境卫生示范村工作总结
乡村2011年党支部工作总结
2011年大学生三支一扶工作总结
2011-2012年第一学期一年级少先队工作总结
2011年护理工作总结
2011年创业社区残疾人工作总结
2011年律师事务所工作总结
2011年乡镇财政干部工作总结
宣传思想政治工作总结
2011-2012年大四第一学期工作总结
2011年电视台总编室工作总结
2011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2011年村党建帮扶工作总结
融资模式效率比较与我国融资模式的选择刑法论文(1)
论零营运资金管理刑法论文(1)
论死刑的适用刑法论文(1)
对正当防卫中不法侵害的界定刑法论文(1)
中国四大传统文化说
浅析刑法条文中涉及的暴力犯罪刑法论文(1)
追诉时效延长制度探讨刑法论文(1)
单位犯罪自首制度初探刑法论文(1)
从传统文化中寻找企业文化的根
论分裂国家罪的几个问题刑法论文(1)
试论“五四”对传统文化的批判
强迫交易罪中的几个问题刑法论文(1)
传统文化融入我国现代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传统文化和谐观在企业文化中的发展和探索
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政策探讨刑法论文(1)
《穷人》教学设计之一
《穷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想
《穷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穷人》教学设计之四
《穷人》教学设计之六
《穷人》教学设计之三
《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之五
《穷人》教学设计之二
《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之四
《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之一
《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之三
《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之二
《有的人》教学设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