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石》教学设计
翻新时间:2021-03-12
《搭石》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从乡亲没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其中的人性美;
2、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
教学流程:
一、齐读课题,谈谈对搭石的了解。通过预习,你对搭石有哪些了解?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自读本段,你明白了什么?人们是怎样挑选、摆放搭石的?找出文中的词语理解体会。
“平整方正”是为了让人们……按照“两尺左右”的间隔均匀摆放是为了……从中感受乡亲们的善良、质朴。
三、提纲挈领学习2——4自然段
在这美丽的山村,搭石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让我们睁大眼睛发现美、一起来欣赏美。
1、指名分段读二三四自然段,边听边想象,说说你都见到了哪些美丽的画面。
2、生谈自己发现的美
①老人及时调整搭石
②一行人协调有序地过搭石
③两人相遇,招手礼让;遇见老人,背负过溪。
3、欣赏第一幅:读段落想象,老人踩到不稳的搭石会怎样想,表情、动作会怎样?挑选合适的石头时,会怎样想怎样做?满意离去时,会是怎样的心理、表情、动作?
讨论后表演有感情地朗读。
4、欣赏第二幅:听读,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理解“紧走搭石慢过桥”,进一步感受乡亲们相亲相爱,生活默契,所以动作协调。配乐感情朗读,读中体会美好情感。
5、欣赏第三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拿起笔发现美、寻找美。然后各抒己见。重点体会“理所当然”感悟每一位乡亲都是这么做的,都具有无私奉献精神。
四、用朗读来理解最后的段落
在反复的朗读中,悟出无私的搭石正是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写照,也是乡亲们相亲相爱、友好互助情感的纽带。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照大头贴
- 画鼻子
- 看烟花
- 难忘的一件事
- 游泳
- 葡萄
- 蜜蜂和蝴蝶
- 游泳
- 一件难忘的事
- 画鼻子
- 葡萄
- 夏令营
- 赏月
- 抓蚂蚱
- 火灾
- 美国的法治经验及其启示法学理论论文(1)
- 汉法学理论论文(1)
- 论法律的实质理性
- 中国立法体制建构的几个问题法学理论论文(1)
- 换个思路看植物新品种法律保护法学理论论文(1)
- 《论法的精神》的研究方法法学理论论文(1)
- 国家法律与民间规范的冲突和互动
- “变法” 与 “语境的合理化”
- 机动车损害赔偿责任保险的定位与实务探讨法学理论论文(1)
- 卡多佐的实用主义法律思想研究法学理论论文(1)
- 选择司法独立:中国的民意与司法独立法学理论论文(1)
- 古代东方民法探略法学理论论文(1)
- 德国的律师法学理论论文(1)
- 笼中鸟:法律制度还是法律理论?法学理论论文(1)
- 论法律至上法学理论论文(1)
- 《打电话》趣闻故事
- 《再见了,亲人》趣闻故事
- 《金色的鱼钩》教学目标
- 《再见了,亲人》考点练兵 文章阅读
- 《再见了,亲人》重点字词意思
- 《再见了,亲人》考点练兵 积累篇
- 《再见了,亲人》整体阅读感知
-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二
- 《再见了,亲人》重点语句探究
- 《再见了,亲人》美文欣赏二
- 《再见了,亲人》同步作文之范文习作
- 《再见了,亲人》美文欣赏
- 《金色的鱼钩》重点问题探究
- 《打电话》考点练兵(二)
- 《再见了,亲人》同步作文之写作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