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方案
一、课题:《陶罐和铁罐》
二、素质教育目标
㈠知识教学点
通过阅读课文,准确理解课文内容。
㈡能力训练点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培养学生围绕中心编童话故事的能力。
3.培养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大胆的想象能力。
㈢德育渗透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不能只看到自己的长处,而瞧不起他人,为人要友善、有礼貌。
㈣美育渗透
做人要有自信,相信自己。
三、学法引导
㈠教师教法
1.启发式 2.提问式
㈡学生学法
自学讨论法
四、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㈠重点:分析理解课文
㈡难点: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品味文章的寓意。
五、教学准备
课件
六、媒体的选择与组合
1、设计思想。
①借助多媒体播放陶罐与铁罐的动画对话,可以形象直观地感受人物的个性,更好地指导学生朗读感受文章的寓意。
②课件的播放展示氧化的过程,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更能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氧化知识。
2、媒体选用情况:
知识点媒体类型媒体来源媒体内容要点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使用方法
1多媒体自制课件文字内容整体感知全文内容,指导学生在朗读中学习生字。边导视
边导思
2多媒体自制课件陶罐与铁罐动画对话及氧化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去感受每个形象个性,逐步积累,达到对寓言的品味理解。边导视
边导读
边导思
3多媒体自制课件文字内容及图片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概括总结能力。边导视
边导思
边导说
4多媒体自制课件文字内容及图片充分发挥学生想象思维。边导视
边导思
七、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简述:
(一)激趣,谈话导入
(二)媒体播放,整体感知全文。
(三)细读体会第一部分--寓言故事(故事1)。
1、出示媒体,看动画,听对话。
2、学生品读,教师相机引导。
3、课本剧表演,人物对话。
(四),合作学习第二部分--寓言故事(故事2)
1、出示自学要求。
①许多年过去了,陶罐怎么样了?是什么样子?铁罐呢?
②人们发现陶罐时,是什么态度?为什么?
③当初,铁罐有没有想到这样的结果? 2、分组学习。
3、分组汇报。
4、教师相机引导。
(五)整体品味
1、陶罐和铁罐我们应该向谁学习?说说理由。
2、如果铁罐改正了缺点, 和他交朋友吗?
3、教师引导总结寓意。
(六)拓展学习
重编一个发生在陶罐和铁罐之间的故事。
八、板书设计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溜冰鞋
- 后悔也来不及了
- 我和比尔盖茨吃西餐
- 吵架
- 爷爷,祝您健康
- 借打气筒
- 日记两则
- 我成功了
- 给爷爷的一封信
- 我成功了
- 我和春天捉迷藏
- 爸爸的铅笔盒
- 外婆的眼睛
- 我和我的克隆人
- 等妈妈
- 论我国近期货物贸易顺差激增的特点及原因分析(1)论文
- 知识产权与我国外贸的关系(1)论文
- 全球化、要素分工与中国的战略(1)论文
- 浅议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业外贸发展的影响(1)论文
-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实证研究(1)论文
- 经济全球化与企业战略联盟(1)论文
-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在国际商务英语翻译中的运用(1)论文
- 浅析绿色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1)论文
- 从出口退税率调整看 中国外贸战略的变化(1)论文
- 论商务英语的语用等效翻译(1)论文
- 中美商务谈判风格差异的文化解析(1)论文
- 试谈中美商务谈判的差异(1)论文
- 国际贸易中环境成本内在化问题探讨(1)论文
- 科技创新是农产品出口破“壁”的关键(1)论文
- 广西国际货代发展对策(1)论文
- 《西门豹》教学设计之六
- 《西门豹》教学设计之五
-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设计之二
-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之八
-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之七
- 《一面五星红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女娲补天》教学设计之四
- 《果园机器人》教学设计之一
- 《果园机器人》教学设计之二
-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之九
-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设计之三
-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之一
- 《一面五星红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设计之一
-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