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方案
一、课题:《陶罐和铁罐》
二、素质教育目标
㈠知识教学点
通过阅读课文,准确理解课文内容。
㈡能力训练点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培养学生围绕中心编童话故事的能力。
3.培养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大胆的想象能力。
㈢德育渗透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不能只看到自己的长处,而瞧不起他人,为人要友善、有礼貌。
㈣美育渗透
做人要有自信,相信自己。
三、学法引导
㈠教师教法
1.启发式 2.提问式
㈡学生学法
自学讨论法
四、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㈠重点:分析理解课文
㈡难点: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品味文章的寓意。
五、教学准备
课件
六、媒体的选择与组合
1、设计思想。
①借助多媒体播放陶罐与铁罐的动画对话,可以形象直观地感受人物的个性,更好地指导学生朗读感受文章的寓意。
②课件的播放展示氧化的过程,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更能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氧化知识。
2、媒体选用情况:
知识点媒体类型媒体来源媒体内容要点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使用方法
1多媒体自制课件文字内容整体感知全文内容,指导学生在朗读中学习生字。边导视
边导思
2多媒体自制课件陶罐与铁罐动画对话及氧化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去感受每个形象个性,逐步积累,达到对寓言的品味理解。边导视
边导读
边导思
3多媒体自制课件文字内容及图片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概括总结能力。边导视
边导思
边导说
4多媒体自制课件文字内容及图片充分发挥学生想象思维。边导视
边导思
七、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简述:
(一)激趣,谈话导入
(二)媒体播放,整体感知全文。
(三)细读体会第一部分--寓言故事(故事1)。
1、出示媒体,看动画,听对话。
2、学生品读,教师相机引导。
3、课本剧表演,人物对话。
(四),合作学习第二部分--寓言故事(故事2)
1、出示自学要求。
①许多年过去了,陶罐怎么样了?是什么样子?铁罐呢?
②人们发现陶罐时,是什么态度?为什么?
③当初,铁罐有没有想到这样的结果? 2、分组学习。
3、分组汇报。
4、教师相机引导。
(五)整体品味
1、陶罐和铁罐我们应该向谁学习?说说理由。
2、如果铁罐改正了缺点, 和他交朋友吗?
3、教师引导总结寓意。
(六)拓展学习
重编一个发生在陶罐和铁罐之间的故事。
八、板书设计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Father's Day
- 校规
- 我们的外籍教师
- 体育课
- 公园
- 寄信
- 新年
- 网上交友
- 学习
- 我和我的家庭
- Mr. Green
- 天气预报
- busy weekend
- 描写自己作息的英语作文
- 我高兴的一天
- 进入企业设计时代市场营销论文(1)论文
- 中国企业战略实施存在的问题企业战略论文(1)论文
- 网络时代的企业营销:模糊营销市场营销论文(1)论文
- 雀巢进军中国高档冰淇淋市场市场营销论文(1)论文
- 如何评估市场研究公司市场营销论文(1)论文
- 论人力资本投资与可持续发展(kjx4)市场营销论文(1)论文
- 商务谈判三步曲市场营销论文(1)论文
- 从“欠人情”看高端客户的营销市场营销论文(1)论文
- 统一携手卡夫 饮料市场格局将变?市场营销论文(1)论文
- 探索性研究市场营销论文(1)论文
- 品牌故事:芭比娃娃文化内涵市场营销论文(1)论文
- 如何与市场研究公司打交道市场营销论文(1)论文
- 企业网络营销六策略市场营销论文(1)论文
- 国内市场研究公司的类型市场营销论文(1)论文
- 商务谈判中的八字真言市场营销论文(1)论文
- 《杨氏之子》整体阅读感知
- 《杨氏之子》同步作文写作指导
- 《杨氏之子》美文欣赏(一)
- 《杨氏之子》随堂练习 提高篇
- 《杨氏之子》重点问题探究
- 《儿童诗两首》教案二
- 《晏子使楚》重难点分析
- 《杨氏之子》美文欣赏(二)
- 《杨氏之子》第一讲义
- 《杨氏之子》同步作文训练素材
- 《杨氏之子》作者简介及主要作品
- 《杨氏之子》随堂练习 巩固篇
- 《晏子使楚》老师语录
- 《儿童诗两首》教案一
- 《儿童诗两首》美文欣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