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9-24
《和时间赛跑》教案
师:我学语文的时间比你们要长,如果从我说第一句话算起,恐怕得有三十年了吧。像我三十年的学习体会,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就是多读书、多读文章,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古人还说过“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唐诗是我国古代诗歌艺术的精华,读书不仅要多,还要读好书,要读文学精品,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语文素养不断提高,这就是说要多读书、读好书。
今天,我们将要一起学习的是台湾著名的散文家林清玄先生的一篇著名的散文《和时间赛跑》。
板书课题,指导书写“赛”,读课题。
师:林清玄先生的散文文笔清新流畅,情感浪漫醇厚,风格朴实感人,有人说,读他的散文有如饮一杯甘美的山泉。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品一品这杯甘美的山泉,看看谁能品得其中的真味。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来品味呢?
生:读课文。
师:好,那我们就一起来读一读这篇课文。要求:(1)出声朗读;(2)要读正确读通顺,难读的地方要反复读;(3)时间5分钟。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师:看着你们那么认真投入的读书,我想你们一定已经能把课文读通读对了,来,谁能来展示一下?你来——
生:(朗读)“读小学的时候……外祖母永远不会回来了。”
师:来,这句话你再读一遍,要把它读通顺。“他们知道与其欺骗我说外祖母睡着了,还不如对我说实话:外祖母永远不会回来了。”
生:(朗读)
师:你们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读一读,想一想。
(学生读这句话,思考)
师:我们可以把这句话改一下,就比较简单了:他们知道与其欺骗我,还不如
生:对我说实话。
师:与其对我说外祖母睡着了,还不如对我说
生:外祖母永远不会回来了。
师:所以,父母的选择是对我说
生:实话
生:说外祖母永远不会回来了。
师:谁再来读?
生:(朗读)“爸爸等于给我说了一个谜。……”
师:这段话中有两处引号,发现了吗?第一处——
生: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师:什么意思?
生:时间和金子一样宝贵。
生:不对,时间比金子更宝贵,一寸金子还买不到一寸光阴。
师:对,光阴就是时间。还有一处是——
生: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师:什么意思?
生:就是说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师:对,箭和梭都是很快的东西。这两句话很有意思,大家要记住了!
(学生继续读课文,教师随机指导)
师:有人说林清玄先生的散文是一杯甘美的山泉,山泉可不同于可乐、酷儿等饮料,一尝就知道是什么味,它必须慢慢地,细细地用心去品味,其中的甘美才会由心而生,回味无穷。让我们来静静地默读课文,静静地品味《和时间赛跑》这杯山泉,看看你能品出什么来。你品出了什么,读懂了什么,或者有什么地方一知半解,什么地方莫名其妙的,都请你都用笔做好记号,这叫做“不动笔墨不读书”。
(学生默读课文)
师:你读懂了什么?品出了什么味?
生:忧伤。
师:从哪里品味出来的?
生:从第一自然段。
师:你能把你品味到的忧伤表现出来吗?
生:能。(有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
师:你表现的是一种淡淡的忧伤,和课文的描写相符合吗?你再来读。
(学生再次有感情朗读)
师:有进步,但是还不够忧伤,听老师读——
(教师有感情范读)
师:这里,我们品尝到了一种忧伤,是一种失去亲人后的悲痛。你们还品出了什么味?
生:说不清楚。
师:那么,还有什么地方还没完全读懂?还说不出是什么味的?
生:“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能回来了。”是什么意思?
生:“爸爸等于给我说了一个谜。”是什么?
生:“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了。”我不懂。
生:“明天它们在飞过同样的路线,也永远不是今天了。”这句话我也不懂。
生:“我”为什么“着急”、“悲伤”,又为什么“高兴”、“快乐”呢?
生:“我”为什么收益无穷?
……
师:你们可真不简单,一下子就能从这篇文章中读懂一些东西,更不简单的是,还能有那么多读不懂的东西。要知道,那些读不懂的地方可就是最有味的地方,就是最值得反复品味、反复咀嚼的地方,你们尽管没有读懂,可是你们已经找到了最有味的地方,这就不简单!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走对了路,就不怕路远!”。
刚才大家提了很多问题,在这些问题中,我认为有一个问题是最关键的,那就是“爸爸的谜”,下面,我们就从这里开始——来,我们读读有关的课文,看看爸爸的谜到底是什么?
(学生自由读课文)
生: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不会回来了。
师:那么,爸爸他懂得这个谜吗?
生:懂得
师:爸爸是怎么理解的?
生:人长大了就会老。
生:人总是要死的。
生:时间过去了就不会再回来。
……
师:大家理解得不错,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如果我是爸爸,你是我儿子,我们来读读这些话好吗?你们觉得我能做你们的爸爸吗?
(师生对读第3、4自然段)
师:那么,当时“我”懂得这个谜吗?
生:不懂。
师:这么会不懂呢?
生:如果他懂得话,他怎么会说是谜呢?
师:你这个反问问的好,那么我是一直都不懂吗?我们一起读读6、7自然段。
生:他好像有点懂,他知道明天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了。
生:他还知道鸟儿飞过就不会回来了。
……
师:你们真会读课文,能读好这两段话吗?选择一段准备一下。
(学生准备感情朗读)
(学生感情朗读)
师:现在,你对爸爸的谜有了什么样的理解了呢?先不说,我们先来看一段录像——
(播放录像:中央电视台每天的开播晨曲)
师:现在,你对爸爸的谜又有了什么新的感受了吗?请写在纸上。
(学生写感受)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不要战争
- 秋天的校园
- 消防演练
- 母爱
- 吸蚊玻璃
- 《猎人海力布》梗概
- 2038义乌和我
- 我
- 这就是我
- 神奇的书
- 竞选班干部
- 冲动是 魔鬼
- 游塔仔山
- 半期小结
- 企盼奥运 为国加油
- 学校防洪抗汛工作预案
- 小学临时用工安全管理制度
- 学生课余活动伤害事故的防范及处置预案
- 学生在校期间突发病的处置预案
- 学校安全工作管理制度
- 小学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
- 学校安全工作管理条例
- 小学教室安全管理制度
- 学生食物中毒事故的处置预案
- 学校消防安全制度
- 体育课与体育活动伤害事故的处置预案
- 小学疾病防治安全管理制度
- 校园暴力伤害事故的处置预案
- 小学校内公共活动场所安全管理制度
- 学校周边环境安全治理制度
- 高中化学生活化问题探究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 中学化学四种实验教法
- 新世纪中国财政的发展目标探讨
- BOT投融资模式在中国的变异适用及应注意的法律问题(1)
- 双关语及其翻译
- 新课程化学相异构想转变策略探微(一)
- 审理预售商品房案件有关法律问题的探讨(1)
- 领会课改理念 优化教学过程
- 浅谈高中化学的教法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 浅谈高三化学的有效复习策略(一)
- 化学高考复习例题的选择与优化(一)
- 加强人大常委会建设的几点思考(1)
- 论绑架罪客观要件的认定(1)
- 民事案件中的疑难问题研究
- 积极的财政政策近期取向与制度基础
-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20第一课时
-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23第一课时
-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2
-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20第二课时
-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24第一课时
-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23第四课时
- 《地震中的父与子》快乐练习:课堂达标(一)
- 《地震中的父与子》快乐练习:课堂达标(二)
-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24第二课时
-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22第二课时
-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8第一课时
-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16
-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22第一课时
-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19第一课时
-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23第二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