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二
【教学设计说明】
本课教学,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树立“教是为了学”的观念。在重视改进教法的同时,更要重视学法的指导;在让学生“学会”的同时,更要指导学生“会学”。本课教学,要重视语言文字的学习。抓好语言文字的训练,做到因道学文,以文悟道,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言文字课。
一、教学要求
1.学习课文中优美生动的语言,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秀丽,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2.学习“从中心句入手”学课文的方法。
3.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并积累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法特点
1.本课的教学思路是:先整体后部分再整体,也就是先“整体感知,直奔中心”,接着“部分深究,逐层渗透”,最后“再现整体,深化中心”。
2.教给学生“从中心句入手”学课文的方法以及抓关键词学句的方法。
3.采用先扶后放,扶放结合的方法。第二节的教学由教师“扶”,第三节“放”手让学生自学,教师进行点拨引导。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要充分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主要步骤】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喜欢旅游,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去桂林,看看那里的山水。桂林,是我国广西的一座美丽的城市,也是著名的游览胜地。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游客前往参观旅游。为什么呢?因为桂林山水素有“甲天下”的美称。(有条件的可让学生观看桂林山水的录像片断,边看边思:桂林山水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二、直接揭示学习课文的方法:“从中心句入手”学课文。
怎么学呢?逐一揭示操作步骤。
1.第一步,找出中心句,理解意思,说说作用。(学生默读课文,找出并划出中心句)。
读后讨论交流,明确:
(1)中心句是:桂林山水甲天下。
(2)用抓关键词的方法理解句意:先学懂“甲”的意思,再理解全句的意思:“桂林山水天下第一。”
(3)这句话点明了全文的中心,写出桂林山水的秀丽,也抒发作者赞美桂林山水的感情。
2.第二步,围绕中心句,了解内容,理清思路。
先指名读课文,思考:文章围绕中心句写了哪些内容?是怎样一步一步写的?
读后讨论交流,明确:
(1)课文围绕中心句写了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
(2)先总的介绍“桂林山水甲天下”,再具体描写漓江的水是怎样的水,桂林的山又是怎样的山,最后写游览桂林山水总的印象和感受。(据此给课文分段,理清思路,按“总起—分述—总结”的方法分段。)
3.第三步:围绕中心句,学习词句,领悟感情。
默读思考:从哪些词句能看出漓江的水“甲天下”?课文写了漓江水的哪些特点?用什么方法写的?
读后讨论交流,明确:
(1)大海的水“波澜壮阔”,很美;西湖“水平如镜”,也很美。可作者说“从没见过漓江这样的水”,说明漓江的水胜过大海和西湖,比大海、西湖更独特,更美丽。是用“比较”的方法写出漓江的水“甲天下”。
(2)漓江的水有“静、清、绿”三个特点。写“静”,是通过人的“感觉”来写的——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写“清”是从“视觉”的角度写的——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写“绿”是用“比喻”把内容写具体的——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结合教学比喻句,知道句中把漓江的水比作绿色的翡翠。)
(3)个别读,引读,要读出感情。(特别注意三个“啊”的读音:真静啊nga.真清啊nga,真绿啊ya)
(4)书面完成课后练习第一题的第一张表格。
三、指导学生用学习第二节的方法自学第三节课文。
思考题是:从哪些词句中能看出桂林的山美得“甲天下”?课文写了桂林山的哪些特点?用什么方法写的?
自学后讨论,教师引导,结合进行朗读指导,明确:
(1)作者先用“比较”的方法写出桂林的山胜过泰山和香山,说明桂林的山“甲天下”。
(2)再用生动的比喻描写出桂林的山“奇”。(结合看图,理解“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并理解“奇峰罗列,形态万千”的词意。)
(3)同样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描写桂林的山“秀”。(结合看图解释:翠绿的屏障。)
(4)桂林的山很“险”,抓“危峰兀立”,“怪石嶙峋”等词语,领会山势之险。
(5)结合学习比喻句,分别说出在这些比喻句中各把什么比作什么?
(6)反复诵读课文,特别注意三个“啊”的读音:真奇啊(ya),真秀啊(wa),真险啊(na)。读后完成课后第一题的第二张表格。
四、学习课文第四节,重点领会句子的意思和作用。
1.学习重点句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先学懂词意:舟,指小船;碧波,碧绿的波浪;画,画卷;游,游览。再学懂句意:小船行驶在碧绿的江面上,人好像在美丽的画卷中游览。句子形象地写出桂林山水的无比秀美。也抒发了作者赞美桂林山水的情感。
2.句子的作用
与开头“桂林山水甲天下”一句照应,并有总括全文的作用。
五、听全文录音。
再次领略桂林山水的奇丽体会课文中所描绘的意境,领会作者对桂林山水的赞美之情。
附:板书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中秋赏月
- 开心的事
- 我懂得了诚实
- 快乐六一
- 对长辈有意见该怎么说
- 第一次坐飞机
- 体验“龙卷风暴”
- 快乐的十分钟队会
- 学骑自行车
- 学游泳
- 养蚕日记
- 搞笑的数学周
- 快乐秋游
- 第一次炒菜
- 难忘的一晚
- 教师年终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小结
- 个人体育教学工作总结
- 年度第一学期体育教学工作总结
- 学校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 中小学体育教学工作总结
- 学前班教育教学个人总结
- 2009学年幼儿园英语教学工作总结
- 中学语文备课组老师的教学工作总结
- 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 2009年幼儿园教学工作总结
- 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学期总结
- 丁芸老师体育教学学期工作总结
- 语文备课组2009年上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 体育教学中增进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实验工作总结
- 维生素C在养鸡业中的应用
- 旋耕机“爬”上养鸭床
- 丁玲北大荒养鸡 等
- 动物行为学内容的补充促进《动物生物学》的教学效果
- 湖北丹江口探索果林生态养鸡新路子
- 养蚕记
- 浅谈塑料大棚养蚕技术
- 牛蛙人工养殖技术
- 黔北丘陵地带林下生态养鸡技术
- 动物权视野下的我国动物保护立法
- 刘国政的养鸭致富经
- 四季养鸭放牧经验谈
- 湖北省规模化养鸭主要疫病流行情况调查
- 红糖在养鸡生产中的五个妙用
- 养蚕记
- 《半截蜡烛》结构分析
- 《半截蜡烛》写作特色
- 三教《晏子使楚》
- 抓“只好”教《晏子使楚》
- 读《半截蜡烛》有感
- 《晏子使楚》中的“笑”
- 阅读尊严──我教《晏子使楚》
- 《半截蜡烛》语意理解
- 我教《晏子使楚》的三点想法
- 《晏子使楚》一课的整体认识
- 《半截蜡烛》课文题解
- 《半截蜡烛》续篇
- 《晏子使楚》教法建议
- 鸳鸯绣取凭君看,“更”把金针度与人──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晏子使楚》教学撷英
- 听窦桂梅《晏子使楚》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