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5-11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2、抓住重点词句,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3、在领悟品味的过程中明白人与自然和谐相容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感悟语言、品味语言,领悟语言背后所藏的深意,并能通过读、写、说表达出来。

2、抓住重点词句领悟海鸥的灵性。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初读文,了解海鸥灵性

1.上节课,同学们已经初读了课文,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老人与海鸥》这个真实的故事。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2.如果请你用一个词概括老人与海鸥之间的关系,你会用什么词?理解“亲人”。

二、送老人,感悟海鸥灵性

1.背景介绍老人有关情况。

2.默读课文第15至17自然段,想想在安放老人遗像的地方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感受深的地方可以在旁边写下批注。

3、学生交流。

(1)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A、此时大不一样的叫声会是什么样的?

B、大不一样的姿势是什么样的?

C、为什么与平时大不一样?指导读。

(2)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

A、你从哪个词能体会到海鸥对老人的一片深情?理解“瞻仰”

B、从“急速”你能看出什么?C、指导读。

(3)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A、“站成两行、肃立不动”这情形仿佛和生活中什么样的场景类似?

B、深情地再读这句话。

(4)当我们最后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漩涡中脱出身来。

A、“炸了营似的扑过来”这是怎样的一种场面哪?

B、从两个“扑”看出什么?

C、这片“飞动的白色旋涡”是指什么?如果你就是这“白色旋涡”中的一只小海鸥,面对老人的遗像,你想说些什么?

(5)齐读第15至17自然段。

(6)师小结。

三、识老人,体会海鸥灵性

1、你从哪儿能感受到老人对海鸥亲人般的爱?你又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海鸥有灵性呢?快速默读课文,用波浪线画出相关句子。

2、学生交流。

(1)老人把饼干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海鸥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就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着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A、从这个片断中你读出了什么?指名读

B、把第3句话想像成一幅活的画,你看到什么了?

C、创设情境读。

(2)在海鸥的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听原来是亲昵得变了调的地方话——“肚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A、老人能认出这些鸟儿吗?b、理解“亲昵”。C、学学老人抑扬顿挫地呼唤海鸥。

(3)理解“生动”“企盼”。

(4)课文是怎样来描写他的呢?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四、赞老人,升华海鸥灵性

1、出示老人塑像,介绍有关情况,学生谈感受。

2、师总结。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最后一只猴子的自述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2)
防止沙尘暴
天造还是人为?
中学生学习策略研究的文献综述
实验小学举行第30届校运会
沙尘暴的成因与防治
一篇超越体育的消息
中学生阅读学习障碍综述
校运动会
鲁迅文化
校运动会消息
中学生应该如何去学习综述
鲁迅思想
中学生语文学习环境研究综述
应用程序指示图标的实现方法研究
用VB实现对库文件的分割备份
在C 中实现JAVA的存储管理机制
ActiveX技术在WEB页上的应用
ARM7在嵌入式应用中启动程序的实现
动态网页制作技术JSP与ASP的比较
浅谈SDH数字微波传输网同步时钟的概念及应用
用ASP实现科技成果的网上查询及管理
QTVR技术在物理实验网络教学中的应用-
CAD绘图技巧
基于GPRS网络的数据无线传输实现接口
谈网络安全之木马技术
一个复杂的VRML场景的设计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工作
利用注册表优化提高系统性能加快速度
《万年牢》相关练习(二)
《万年牢》段落结构
《七月的天山》同步作文 范文习作
《万年牢》相关练习(一)
《万年牢》教学设计(五)
《万年牢》教学设计(一)
《万年牢》教学设计(四)
《七月的天山》趣闻故事
《万年牢》作者简介
《万年牢》写作指导
《万年牢》教学设计(三)
《七月的天山》同步作文 写作指导
《万年牢》教学设计(二)
《万年牢》说课稿
《万年牢》教材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