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1-18
《尊严》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一:
一、学习目标:
1 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尊严、逃难”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 体会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从中感悟人物形象,懂得什么是尊严。
二、学习重难点:
体会什么是尊严,学习通过描写人物外貌、动作的语言,表现人物的品质。
四、 学习准备:收集有关做人方面的人生格言,了解哈默的生平。
五、 学习时间:2课时
六、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古人有饿死不吃嗟来之食的名言,讲做人要有尊严。今天老师介绍给大家的是一位外国的年轻人,从他的行为和做法中,会给我们许多新的启示。
二、学生自读课文:
1、 自学生字新词。
2、 质疑问难。
3、 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 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和理解。
2 师生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3 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4 指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短文主要写了一个逃难的年轻人,在饥肠辘辘的情况下,没有接受人们送给他的食物,而是执意用自己的劳动,换取了食物,赢得了做人的尊严。)
五、 课堂作业
1 抄写生字新词。
2 概括地写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一、深入朗读,品味词句。
1 要求学生边读书,边画出:
描写小伙子神态的句子: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
描写小伙子动作的句子: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年轻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描写小伙子语言的句子: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2 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这些句子,从内容上体会思想。
3 从描述中看,这个年轻人是怎样的人?他是怎样想的?
二、点播,揭示中心
1 讨论:年轻人的表现令人钦佩,更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2 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提问:这个年轻人是谁?是什么使他从一无所有,到拥有一笔使所有美国人羡慕的财富呢?
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诚实的劳动和做人的品质是多么重要。它能成就人的一生。
三、结合自身实际,谈感受
鼓励学生从小就要有自尊心,无论什么时候都要靠自己的诚实劳动来获取自己想得到的东西。
四、指导学生带感情朗读课文
1 自由读。
2 指名读。
3 分角色读。
六、 布置作业
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可以出示有关“尊严”和做人方面的格言。可提示学生从“什么是尊严”和“尊严的意义”以及如何做人方面去想,然后交流。
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二:
教学要求:
思想品德要求: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哈默坚持劳动后再接受食物的事,让学生懂得一个人(一个国家)必须有尊严,懂得尊严对做人的重要性。
知识要求:不认识的字词通过查字典、词典自己解决;能找出文中描写人物神态、动作、和语言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品质。
能力要求:能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像,体会那个年轻人为什么把尊严看得那么重要;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朗读课文;认识尊严对于做人的重要性;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具准备:常规
教学时间: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 讲故事导入
2、 板书课题:尊严
二、 什么叫尊严,请大家讨论
三、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四、 理解词语
款待、疲惫不堪、惬意、狼吞虎咽、羡慕
五、 学习课文内容
1、 请学生读课文,每人一段,你知道文章讲了什么事吗?
2、 读第一自然段,从哪看出这群逃难的人非常饥饿?
3、 读二至五自然段,画出描写年轻人神态、动态和语言的句子,想想你体会到了什么?
4、 小组内讨论
5、 全班讨论,把握两个方面:年轻人的饥渴和一定要劳动后才吃饭的原因。
6、 哈默把尊严看得非常重要结合理解句子:
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是个百分之百的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句子的理解从前后半句进行。得出结论:尊严比任何财富都重要,都宝贵,告诉我们只要有尊严,就会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会成功。
7、 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六、有感情读全文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有感
- 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
- 残疾人运动会开幕式
- 缅怀先烈足迹
- 爱 ——评语读后感
- 团结友爱,顽强的精神
- 读《狐狸列那的故事》有感
- 《将心比心》读后感
- 好书推荐——《五年三班的坏小子》
- 精确
- 勇于尝试
- 读《非常小男生和非常小女生》有感
- 困难
- 对我印象最深的一本书
- 珍贵的教科书
- 幼儿园大班班级工作计划
- 美术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 优秀中学教师工作计划
- 2012年九年级班级工作计划
- 中学三年级班级工作计划
- 2011年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骨干教师工作计划
- 中心小学班级工作计划
- 2012年五年级班务工作计划
- 高中数学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 2012年小学教师工作计划
- 2012年高三班级工作计划
- 班级班委会工作计划
- 骨干教师工作计划
- 四年级上学期班级工作计划
- 春风塑造的别样林斤澜
- 中国现代文学价值选择的启示
- 赵树理早期小说文化内蕴解读
- 对现代文学研究的“职业化”倾向的反思
- 简析雌雄同体理论在啊!拓荒者性别身份探索中的应用
- 关于后现代语境下的自我寻找与救赎
- 浅议现当代文学课程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尝试
- 鲁迅与小品文
- 鲁迅与中国文化的现代启示
- 中国文化贸易发展的SWOT分析
- 《阿Q正传》是喜剧吗?
- 百姓苦难的真切呈现
- 文学艺术影视传播在当前的文化意义
- 五四新文学的文化渊源与学理反思
- 中国现代文学的“因缘”因素:以张爱玲为例
- 《凡卡》教学反思
- 讨论是发展学生思维的好办法──《凡卡》第二课时教学谈
- 《凡卡》教学反思
- 《凡卡》教学反思
- 《凡卡》教学一得
- 做鞋的人竟然没有鞋穿?──《凡卡》片断及反思
- 长文短教教课文──教学《凡卡》反思
- 《凡卡》教学反思
- 《凡卡》第一课时教学有感
- 《凡卡》教学反思
- 《凡卡》教学一得
- 《凡卡》教学反思
- “爷爷能收到凡卡的信吗?”──《凡卡》教学片断及体会
- 阅读教学要努力体现两个特点──听《凡卡》一课后的反思
- 新课程下的阅读教学──《凡卡》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