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25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有关部分,背诵课文第7、8自然段,感受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感情。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用“陆续”、“应接不暇”造句。
3、体会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教学重点:
1、感受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2、体会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教学难点:
1、有感情朗读课文有关部分。
2、想象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一部分的有关句段,背诵第7、8自然段感受大榕树的美丽奇特。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用“陆续”造句。
3、认识“鸟的天堂”,初步体会景物动态和静态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激发兴趣
1.作者简介。
2.揭示课题。
(对作者巴金作简单介绍,既是一种文学修养的熏陶,也是从语文的内部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要求:(1)读正确;(2)读通顺。
思考:谈谈你对“鸟的天堂”的认识。
(自由读是一种面向全体、照顾差异的读书方法,目的在于让每个学生能对课文有一个完整初步的了解。)
2.检查反馈。
(1)课堂交流:你对“鸟的天堂”的认识。
(这个问题的设计旨在促进学生认真阅读,学生的回答不可能完美,但有助于了解学情;教师的宽容评价,有利于学生树立阅读的信心。)
(2)个别读课文,随机学习生字和部分新词。
(读的是个别学生,检查出的问题要面向全体。字词的学法似乎有些凌乱,但有实效。)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脉
1.速读课文。
思考:课文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怎样分?为什么?
(1)自己读读、划划、想想。
(2)小组讨论,重点讨论“为什么?”
(简化分段,强调清晰分段的思路,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初步体会景物的静态和动态描写。)
2.检查反馈。
四、精读课文,感受情趣
1.轻声读课文第5、7、8自然段,想象所描写的情景。
2.质疑:在这些句段中,有那些你不太理解的问题?
(尊重学生的质疑,鼓励学生相互作答,教师重点指导。质疑是一种重要能力,既有利于学生运用已有的阅读知识和能力,又激发学生边读边思。)
3.在这些句段中,选择你最喜欢的有感情朗读。
(1)尝试有感情朗读。
(2)朗读指导。
(3)有感情朗读有关句段。
4.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背诵7、8自然段。(机动)
(给学生选择的权利,也就是培养学生的鉴别能力,培养学生自主的阅读能力。)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二部分的有关句段,感受“鸟的天堂”里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2.学习课文第二部分,理解“应接不暇”、“留恋”等词语的意思,会用“应接不暇”造句。
3.精读课文,体会课文描写景物动态和静态的方法,了解作者观察描写的精细、巧妙。
教学过程:
一、精读课文,感受情趣
1.有感情朗读(背诵)课文第一部分的第5、7、8自然段。
(1)比较:这三段话之间有什么不同点?
(引导学生在感性阅读的基础上进行理性分析,领悟作者观察、描写之巧妙。)
(2)尝试将这三段话按树根、树枝、树叶的顺序改写成一段话。
(这是一项语言表达练习,同时也是理解的深化。)
2.自由读课文第12、13自然段。
(1) 思考:用一句话表达你的感受,并想想你的感受来自于课文的什么地方?
(宽泛的问题,有利于扩大学生的阅读心理空间,善于表达自己的感受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素质。)
(2)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点拨:
①理解“我们继续拍掌……有的在扑翅膀”一句。
A.想象句子所描写的情景。
B.有感情朗读句子。
②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应接不暇”。
二、熟读课文,体会写法
1.自由读课文第一、第二部分有关课文。
比较:两个部分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在这里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做出比较,教师应有限度的认可这些答案,并引导学生认识在内容和写法上的本质联系和区别,比如静态与动态等。)
2.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一、第二部分有关句段。
三、延伸课文,鼓励探索
1.置疑。
(在置疑中帮助学生解决一些感兴趣的问题,弥补一些教学中遗漏的问题,可以称为教学民主,也可以理解为因学而教。)
2.介绍“鸟的天堂”的地理位置、历史与现状,鼓励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美。
四、作业
1. 背诵课文12、13自然段。
2. 尝试用静态、动态描写的方法描写一处景物。(选做题)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课间十分钟
- 放风筝
- 一朵好心的云
- 救猫
- 蜗牛
- 我喜欢的人
- 有趣的旅行
- 夏天的发现
- 爱看电视的我
- 独臂撑伞
- 我的妈妈
- 陈晓春
- 我学会了滑滑板
- 小鸭子
- 打雪仗
- 区妇联申报“市三八红旗集体”事迹材料
- 学生远离网吧倡议书
- 感恩母爱——母亲节倡议书
- 抗洪救灾倡议书
- 劳动模范代表倡议书
- 争创“巾帼文明示范岗”汇报材料
- 母子共读书活动倡议书
- 爱护公共设施、保护校园环境倡议书
- 文明交通行倡议书
- 电信分公司营业班创省级青年文明号事迹材料
- 招募志愿者倡议书
- 爱护校园花草树木的倡议书
- 校园安全倡议书
- 节能减排“低碳生活从你我做起”倡议书
- 诚信招商倡议书
- 煤炭企业实施大客户营销战略探析
- 艺术史学:论艺术与史学的共性
- 评《现代汉语词典》语言学条目释义
- 工业零配件产品网络营销分析
- 网络化环境下中小企业市场营销的跨越式发展
- “对话”随想─访谈类节目的感与悟
- 新形势下我国石油市场营销策略探析
- 浅析艺术语言与科学语言的本质区别
- 社会公正理论视域中的少数民族语言权利和语言认同
- 中职学校市场营销课堂引领浅谈
- 提高中小企业市场营销能力
- 试论我国中小企业营销创新
- 锐捷网络国际市场进入策略
- 回归故乡:现代汉语诗歌的一种语言学阐释
- 讲话稿语言与文件语言的同异比较
- 《月光曲》教学设计之三
- 《桂花雨》评课稿
- 《钓鱼的启示》教案
- 《陶罐和铁罐》教案
- 《蜜蜂》教案
-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
- 《颐和园》教案
- 《爬山虎的脚》教案
-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方案
- 《新型玻璃》教案
- 《科利亚的木匣》教案
- 《珍珠鸟》(第二课时)
- 《观潮》教案
- 《落花生》教学设计之三
- 《珍珠泉》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