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9-16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七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着精神,并能把课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
教学重点难点
从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说的过程中领悟观察、思考、论证的重要。
课时安排:一课时
学法指导:自读自悟,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师:同学们,我们地球分为五大洲四大洋,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学生回答)可是,五大洲是怎么形成的呢?现在,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了解吧!
2.分学习小组学习课文:
1)自读课文,边读边查阅工具书,理解生字新词,初步感知内容,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2)小组内交流不懂的问题,再读课文,思考:魏格纳的奇妙想法是怎样产生的?有了这个想法后,他做了些什么?
3.用自己的语言简要的复述课文,并说说读了课文之后的感受。
二、探究课文,领悟道理
1.指导学生观察世界地图,找到巴西和几内亚湾的位置,看看巴西大陆突出部分的形状和几内亚湾凹进去的海岸线形状,是不是像书上说的那样惊人的吻合。
2.反复读第5自然段,了解魏格纳的“假想”是什么,理解“大陆漂移”的意思;并联系上下文,体会魏格纳的这一假想是在反复地、仔细地端详地图上的一块块陆地和一条条海岸线的形状之后才得出来的。3.读第7自然段,要让学生理解,魏格纳发现了一个什么重要的证据,证明他的假想是正确的。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理解作者是如何推理的──中龙既见于巴西东部,也见于非洲西南部。中龙是爬行动物,不可能飞渡重洋。中龙当时是生活在同一块大陆上的。所以,巴西和非洲大陆以前是连在一起的。
三、总结课堂,迁移升华
1.交流学习了课文,有什么感受和启示。围绕“魏格纳的重大发现靠的是什么”让学生体会到: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反复论证,是魏格纳获得成功的不可缺少的几个因素。
2.学生可以继续交流查阅到的有关大陆漂移学说的其他资料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第一次劳动实践
- 春蚕
- 赞野草
- 我的毛豆兄弟们
- 清明节春游
- 参观抚州最高学府东华理工大学
- 我的书
- 给灾区小朋友的一封信
- 我是春天里的一阵风
- 我最敬佩的人
- 忘不了的一个人
- 我最喜欢的文具盒
- 外星人访问地球
- 向勇者挑战
- 美丽的春雨
- 英汉词义差异及其翻译探究
- 浅谈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
- 试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翻译能力培养
- 浅谈英汉字幕翻译中的语意与语势
- 英文字幕中的文化因素及其翻译策略
- 德国行政法学中行政主体概念的探讨行政法论文(1)
- 基于中餐菜单的英译翻译策略
- 浅谈多元系统理论视角下的晚清侦探小说翻译
- 财政约束条件下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创新
- 省管县后县(市)财力走势分析与思考
- 关于旅游文本翻译与中国文化的传播
- 探讨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词汇翻译
- 控权
- 关于建立县级财会集中核算型财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之研究
- 建立公共财政理论体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穷人》教学设计二
- 《詹天佑》一课的导语设计
-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二
- 《彩色的翅膀》教学设计一
- 《詹天佑》教材分析
- 《中华少年》教学设计二
- 《中华少年》教学设计一
- 《彩色的翅膀》教学设计二
- 《詹天佑》教学谈
-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三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教学反思
- 《中华少年》教学设计三
- 《詹天佑》教学反思
- 《彩色的翅膀》教学随想
- 《彩色的翅膀》教学设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