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4
《幸福是什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懂故事的内容,理解幸福的含义。
2、通过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自主合作学习,感悟课文内涵,提高合作探究能力。
3、发现身边的幸福,感受到自己给别人或者别人给自己带来的幸福,并懂得珍惜幸福。
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幸福的真正含义。感悟身边的幸福。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
1.今天,我要为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大家想认识她吗?她就是智慧的女儿,她给你们送来了一份见面礼,请看图。出示课件图:智慧女儿祝同学们幸福!
2.同学们都感受到幸福时时就在我们身边,那有幸福到底是什么呢?就让我们去这篇童话故事中寻找《幸福是什么》吧!(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以智慧女儿的祝福激起学生的思考,引出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认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交流,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找出课文中对幸福理解的重点句:“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并明白“义务”就是应尽的责任。
[设计意图]该环节通过整体感知,了解故事的内容。
三、表演探讨,理解幸福
1.再次默读课文,思考文中哪些事例能体现幸福要靠劳动,找出三个青年各自的做法,小组分角色合作演一演故事。师巡视指导。
2.请1-2个小组上台表演,其余同学评议表演好在哪里,提出建议。
3.三个青年为什么感到幸福?先问表演的同学,再全班说一说。
①第一个青年给病人治病,让病人恢复了健康,带给别人快乐就是幸福,这里引导学生想象:病人好了以后会说什么呢?这个青年听了有什么感受?
②第二个青年做过许多对别人有用的事。
③第三个青年耕地养活了许多人,劳动没有白费也是幸福。
④十年前三个牧童疏通泉眼,开沟引水,砌井加盖,给人们带来了好处都是一种幸福。
3.根据交流,板书“幸福靠劳动尽义务方便他人”。
4.要求学生带着真诚快乐去有感情地朗读三个青年和智慧女儿的话,用心感受其中的幸福。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合作表演,培养学生合作探讨的能力,感悟其中蕴涵的幸福,明白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四、联系实际生活感悟幸福
1.举例说说除了劳动可以给我们带来幸福之外,生活中我们还在哪些地方感受到幸福?
2.现实生活中为他人付出作贡献的人,是为了大家的幸福,自己身边父母无微不至地关怀,老师细心地呵护,同学互帮互助等等都是幸福,同时激发学生珍惜身边的幸福,深层地理解幸福。
3.我们只要有一颗细细品味幸福的心,珍惜身边的所有,幸福自会萦绕在我们身旁。
[设计意图]从实际生活发现幸福,感受到自己给别人或者别人给自己带来的幸福,并懂得珍惜幸福。
五、拓展升华
1.出示关于幸福的名言:“屠格涅夫的‘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会吃得起苦。’徐特立的‘想不付出任何代价而得到幸福,那是神话。’”
2.学生读一读,尝试写一句自己的幸福格言。
3.小结。
[设计意图]通过写自己的幸福格言,体会语文蕴涵的人文特征。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杨树
- 我的家
- 风
- 滑旱冰
- 生活要有意义
- 翅膀
- 看猫咪小贝
- 我的家
- 买菜
- 牧羊犬
- 粗心的老爷
- 觅春
- 下雪
- 周末寻春
- 猫咪小贝
- 浅谈小波分析法的下我国居民的消费研究(1)
- 绿色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对策(1)
- 浅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探讨
- 浅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虚拟世界人的存在方式
- 农民经济观念的变迁与小农理论的反思*(1)
-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优化探析
- 浅谈地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改革探析
- 我国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1)
- 物本经济发展观与人本经济发展观(1)
- 浅析母语教育推进大学语文教学改革
- 谈如何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 供热的经济性与政策性问题分析(1)
- 中国收入分配类型、差距及其政策取向(1)
-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问题研究
- 《夏夜多美》教学设计之四
- 《小壁虎借尾巴》
- 《要下雨了》第一课时
- 《要下雨了》
- 《荷叶圆圆》第一课时
- 《荷叶圆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之十二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之三
-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之二
- 《荷叶圆圆》教学设计之二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之十一
- 《要下雨了》第二课时
- 《夏夜多美》教学设计之五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之五
- 《荷叶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