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2
第二教时
教学要求:
1.继续学习课文,学习小夜莺的品质及爱国的精神
2.学习课文的写作特点。
一、学习课文第二段
1.自学课文,思考:
(1)一路上小孩为什么有时学夜莺叫,有时学杜鹃叫?(为了麻痹德国兵,以便后来他用鸟叫同游击队联络是不引起敌人的怀疑。)
(2)为什么夜莺“有时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为了麻痹德国兵,让他们觉得夜莺还是个孩子,顽皮又贪玩)
(3)夜莺回答德国军官的突然问话,表现了他的什么?(机智,灵活)
2.交流,朗读。
3.小结。
二、学习第三段。
1.学习这一段,想一想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从中能了解到夜莺的什么?(主要讲了游击队是怎样从夜莺那里了解到德国军情况的。从中了解到夜莺与游击队配合的默契,游击队与夜莺之间的关系十分亲密。)
2.读一读表现夜莺机智的句子和游击队的对话,加深理解。
3.小结。
三、习第四段
1.“从松树林里发出一声口哨响”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游击队发给夜莺的暗号,让他迅速隐蔽)
2.游击队是怎样消灭德国兵的?请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想一想游击队为什么会全歼敌人。
3.德国兵被消灭后,小夜莺为什么又坐在原来的河岸边?他在望什么?
4.课文为什么写孩子穿的衣服是跟树叶差不多的绿颜色呢?(当孩子把敌人带进伏击圈,接到游击队发出的暗号时便于迅速隐蔽。)
5.小结。
四、总结全文。
1.课文紧扣题目,请把出现“夜莺”的地方划出来。
2.“夜莺的歌声”的含义:
一是小孩叫夜莺,他把敌人带进游击队的埋伏圈,让游击队消灭敌人,夜莺的歌声是胜利的歌声;
二是小孩用夜莺的叫声报告敌人的情况,夜莺的歌声是传递情报的声音;
三是小孩是个爱祖国、恨敌人,机智勇敢的小孩,夜莺的歌声是热爱祖国,勇敢地和敌人斗争的颂歌。
3.通过一件什么事反映什么?(通过对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小男孩帮助游击队歼灭一伙德国侵略者经过的记叙,反映了苏联少年的机智勇敢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4.课文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互相呼应)
五、作业。
板书设计:
夜莺的歌声
起因:引敌发现主动接近
巧答盘问取得信任
经过:诱敌进伏击圈机智勇敢的
巧妙报告敌情爱国主义精神
结果:全歼敌人
夜莺又叫
教后记:学习、体会课文首尾呼应应写法。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20年后......
- 胆小的我
- 水球
- 奶奶家的小兔子
- 我的妹妹
- 我的童年生活
- 保护环境
- 介绍我自己
- 我最敬佩的奥运冠军是——郭晶晶
- 洗脚
- 爱的细节
- 回报爱
- 我的小发明——万能文具盒
- 游后老龛
- 英雄小萝卜头
- 九台农商银行与长春市慈善会共同举办中秋敬老活动
- 传统文化元素在动漫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 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 犯罪构成事实研究(7)刑法论文(1)
- 浅议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
- 习俗中秋——你应该干的10件事
- 植根传统文化 创新语文教学
- 我的大爱之传统文化
- 管窥事实错误中认识模型(2)刑法论文(1)
- 投敌叛变罪若干疑难问题研讨(5)刑法论文(1)
-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装饰陈设艺术中的体现和应用
-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广告招贴设计中的运用
- 转型期我国运动员精神的传统文化意蕴及价值诉求
- 论死刑的适用 (2)刑法论文(1)
- 传统文化与中国科技发展
- 《掌声》教学设计四
- 《掌声》教后记一
- 《掌声》教学有感
-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 《掌声》评课稿三
- 《掌声》一课的教学思路
- 《七颗钻石》课堂教学实录
- 《掌声》教案
- 《掌声》中得到的感悟
- 《掌声》教后记三
- 《掌声》教学设计二
- 《掌声》教后感
- 《七颗钻石》教学实录
- 《掌声》教学设计六
- 《掌声》教学设计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