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2
第二教时
教学要求:
1.继续学习课文,学习小夜莺的品质及爱国的精神
2.学习课文的写作特点。
一、学习课文第二段
1.自学课文,思考:
(1)一路上小孩为什么有时学夜莺叫,有时学杜鹃叫?(为了麻痹德国兵,以便后来他用鸟叫同游击队联络是不引起敌人的怀疑。)
(2)为什么夜莺“有时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为了麻痹德国兵,让他们觉得夜莺还是个孩子,顽皮又贪玩)
(3)夜莺回答德国军官的突然问话,表现了他的什么?(机智,灵活)
2.交流,朗读。
3.小结。
二、学习第三段。
1.学习这一段,想一想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从中能了解到夜莺的什么?(主要讲了游击队是怎样从夜莺那里了解到德国军情况的。从中了解到夜莺与游击队配合的默契,游击队与夜莺之间的关系十分亲密。)
2.读一读表现夜莺机智的句子和游击队的对话,加深理解。
3.小结。
三、习第四段
1.“从松树林里发出一声口哨响”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游击队发给夜莺的暗号,让他迅速隐蔽)
2.游击队是怎样消灭德国兵的?请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想一想游击队为什么会全歼敌人。
3.德国兵被消灭后,小夜莺为什么又坐在原来的河岸边?他在望什么?
4.课文为什么写孩子穿的衣服是跟树叶差不多的绿颜色呢?(当孩子把敌人带进伏击圈,接到游击队发出的暗号时便于迅速隐蔽。)
5.小结。
四、总结全文。
1.课文紧扣题目,请把出现“夜莺”的地方划出来。
2.“夜莺的歌声”的含义:
一是小孩叫夜莺,他把敌人带进游击队的埋伏圈,让游击队消灭敌人,夜莺的歌声是胜利的歌声;
二是小孩用夜莺的叫声报告敌人的情况,夜莺的歌声是传递情报的声音;
三是小孩是个爱祖国、恨敌人,机智勇敢的小孩,夜莺的歌声是热爱祖国,勇敢地和敌人斗争的颂歌。
3.通过一件什么事反映什么?(通过对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小男孩帮助游击队歼灭一伙德国侵略者经过的记叙,反映了苏联少年的机智勇敢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4.课文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互相呼应)
五、作业。
板书设计:
夜莺的歌声
起因:引敌发现主动接近
巧答盘问取得信任
经过:诱敌进伏击圈机智勇敢的
巧妙报告敌情爱国主义精神
结果:全歼敌人
夜莺又叫
教后记:学习、体会课文首尾呼应应写法。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小草的哭诉
- "六一节"的思念
- 母爱至深
- 数字游戏得到的启示
- “我来过,我很乖”
- 为中华喝彩
- 我的弟弟
- 老柳树
- 奶奶的手
- 一只小鸟
- 我得救了
- 一张贺卡
- 一位老人
- 母爱
- 两位阿婆
- 2011年五一劳动节促销方案
- 2011年中秋活动策划方案
- 家具批发市场宣传活动策划方案
- 元旦汽车宣传促销活动方案
- 动漫欢乐城影像馆宣传活动方案
- 超市夏季促销策划方案
- 2011年六一儿童节餐饮营销方案
- 珠宝店五一营销促销活动预案
- 家电商场国庆节促销活动策划方案
- 五一黄金周促销方案
- 邮政展会活动方案
- 2011年五一节主题促销方案
- “庆中秋迎国庆”促销活动
- 狂欢圣诞节活动促销方案
- 庆祝圣诞节,元旦,新年促销方案
- 民事举证责任若干问题探讨民法论文(1)
- 从合同债的义务群看缔约过失责任的若干问题民法论文(1)
- 德国竞争法中的卡特尔制度民法论文(1)
- 论民事程序选择权民法论文(1)
- 对中国夫妻共同财产范围的社会性别分析
- 集体土地房屋拆迁当事人行为解读
- 浅议占有改定的善意取得制度适用民法论文(1)
- 论代位权诉讼民法论文(1)
- 物权逻辑形态与物权立法的逻辑定位民法论文(1)
- 一物一权原则质疑
- 韩国民法典修定之比较研究民法论文(1)
-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之我见民法论文(1)
- 环境法的污染者负担原则研究民法论文(1)
- 论学位诉讼的性质
- 论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民法论文(1)
-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
- 《白杨》:借物喻人
-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一
- 《草原》说课设计二
- 《草原》教学设计六
- 《白杨》教学指要
-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二
- 《白杨》片断赏析二
- 《草原》教学设计九
- 《草原》教学理解
- 《草原》教学设计五
- 《草原》教学设计八
- 《白杨》预习解析
- 《草原》一文“矛盾”释疑
- 《草原》教学设计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