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七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着精神,并能把课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
教学重点难点
从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说的过程中领悟观察、思考、论证的重要。
课时安排:一课时
学法指导:自读自悟,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师:同学们,我们地球分为五大洲四大洋,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学生回答)可是,五大洲是怎么形成的呢?现在,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了解吧!
2.分学习小组学习课文:
1)自读课文,边读边查阅工具书,理解生字新词,初步感知内容,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2)小组内交流不懂的问题,再读课文,思考:魏格纳的奇妙想法是怎样产生的?有了这个想法后,他做了些什么?
3.用自己的语言简要的复述课文,并说说读了课文之后的感受。
二、探究课文,领悟道理
1.指导学生观察世界地图,找到巴西和几内亚湾的位置,看看巴西大陆突出部分的形状和几内亚湾凹进去的海岸线形状,是不是像书上说的那样惊人的吻合。
2.反复读第5自然段,了解魏格纳的“假想”是什么,理解“大陆漂移”的意思;并联系上下文,体会魏格纳的这一假想是在反复地、仔细地端详地图上的一块块陆地和一条条海岸线的形状之后才得出来的。3.读第7自然段,要让学生理解,魏格纳发现了一个什么重要的证据,证明他的假想是正确的。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理解作者是如何推理的──中龙既见于巴西东部,也见于非洲西南部。中龙是爬行动物,不可能飞渡重洋。中龙当时是生活在同一块大陆上的。所以,巴西和非洲大陆以前是连在一起的。
三、总结课堂,迁移升华
1.交流学习了课文,有什么感受和启示。围绕“魏格纳的重大发现靠的是什么”让学生体会到: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反复论证,是魏格纳获得成功的不可缺少的几个因素。
2.学生可以继续交流查阅到的有关大陆漂移学说的其他资料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夜宴
- 假如我是一朵云
- 我爱家乡的大海
- 烦人的母亲
- 信江河
- 大扫除
- 奶奶生病后
- 车开走后
- 我的课余生活
- 买盐
- 美丽的春天
- 美 丽校园
- 我的理想
- 丑小鸭读后感
- 我长大了
- 绿化养护管理在节约型园林建设中的实践
- 如何做好审查起诉阶段的提讯工作_法学理论论文(1)
- 企业实现绿色营销的路径分析
- 浅析房地产市场调整过程中的企业营销学理性思考
- 走向21世纪的中国法学_法学理论论文(1)
- 论市场营销方法创新的发展趋势及其背景分析
- 构建和谐司法初探_法学理论论文(1)
- 浅谈顾客满意视角下企业市场营销战略实施对策探讨
- 有关企业品牌营销的探讨
- 大中农场农业营销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 文化营销战略浅析——论普洱茶营销为例
- 海尔集团的营销渠道剖析
- 浅论多维教学在市场营销课程应用中的几点体会
- 农村文化产品的品牌策略研究
- 法学应该是一门最讲理的学问_法学理论论文(1)
- 《秦兵马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
- 《颐和园》教学设计15第一课时
- 《颐和园》快乐练习:同步训练
- 《颐和园》教学设计7
- 《颐和园》教学设计15第三课时
- 《颐和园》教学设计2
- 《颐和园》快乐练习:课堂达标(一)
- 《颐和园》教学设计8
- 《颐和园》教学设计6
- 《秦兵马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
- 《颐和园》快乐练习:达标训练
- 《颐和园》教学设计15第二课时
- 《颐和园》教学设计1
- 《颐和园》快乐练习:强化练习
- 《颐和园》教学设计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