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最后一分钟》快乐练习:课堂达标(二)
一、给下列词语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下面画“──”(6分)
倾听(qīng qǐng) 归程(chén chéng) 刹那(chà shà)
颤抖(chàn zhàn) 硝烟(xiāo qiào) 骨髓(suǐ suí)
铸进(zhù zhòu) 悄然(qiāo qiǎo) 紫荆(jīn jīng)
二、写出系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12分)
近义词:
形状──( ) 挺直──( )
寂静──( ) 一刹那──( )
反义词:
上升──( ) 展开──( )
欢腾──( ) 散开──( )
三、我来找朋友(将下列搭配恰当的词语用直线连起来)(10分)
越走越近的 心跳
所有中国人的 红色
缓缓升起的 钟声
微微颤抖的 脚步
深入骨髓的 脊梁
挺直的 寂静
刹那的 嘴唇
缓缓的 伤痕
崭新的 流淌
世纪的 日出
四、给句中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6分)
kōng kòng
1、最后一分钟,是展开的,香港的土地和天空( )。
2、如果你有空( ),请到图书室来一趟。
sǎn sàn
3、虎门上空的的最后一缕硝烟,在百年后的最后一分钟终于散( )尽。
4、那桌子放着散( )开的水果。
五、按课文内容填空(12分)
1、最后一分钟是旗帜的形状,是____________,是旗帜——挺直的中国人的脊梁,是_______,____________,是万众欢腾中_____,是谁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轻轻呼喊着那个名字:_____!
2、当一纸发黄的___________,烟尘中__________,______的脸上,是什么在缓缓地流淌——百年的______,都穿过这一泪珠,______!
B级智能训练:课外复习与拓展(30分钟内完成,满分50分)
六、读课文,说说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1 5分)
1、___年___月___日,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门前的_________,当大大的零字出现的那一刻,中国人民____的__________而出。
2、这首诗歌表达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并按要求填空(20分)
1、这首诗歌的题眼是:_________。第一节中“让我拉住你的手,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规程”。中的“你”指的是_______,“风雨规程”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展开的,香港的土地和天空,是万众欢腾中刹那的寂静,是寂静中谁的微微颤抖的嘴唇,是谁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轻轻呼喊着那个名字:香港,香港,我们的心!
诗中说“刹那的寂静”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诗中的“谁”又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的最后一小节中说:“香港,让我紧紧握住你的手吧,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在情感上“紧紧”一词表达了___的心情。最后的“倾听……风雨归程”与受段呼应,起到了______的作用。那“扎根在深深的大地上的第一朵紫荆”中的“土地上”只的是:_______________。
4、诗中“长城的脸上,黄皮肤的脸上”“缓缓地流淌”指的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诗中表现中国人民不忘国耻,憎恨列强的语句有:
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身边的和谐
- 找春天
- 人行浮桥好漂亮
- 棒棒
- 杜鹃花
- 我的心情
- 雪
- 除夕之夜
- 我的忠实伙伴:小闹钟
- 书中人
- 猎人奇遇
- 下雪
- 未来的房子
- 吵架风波
- 童年趣事
- 简析电影作品的文化阐释价值(1)
- 地方电视台生存策略研究:试论地域化节目主持人(1)
- 关于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几点思考
- 论大学公共体育自主建构课程模式下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 中国电视剧的几点思考(1)
- 项目教学法在职高计算机教学中应用
- 关于中国电影导演群体研究(1)
- 论自律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 中国电影市场综述(1)
- 瑞吉欧课程与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 浅谈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
- 新世纪德国电影中的“柏林墙”(1)
- 让幼儿在数学活动中学会探索
- 开创中国电影的新纪元(1)
- 论高校学生社团的特点、作用及建设
- 《地球爷爷的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设计
-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之二
- 《大瀑布的葬礼》教学设计
-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之三
- 《珍珠鸟》教学设计
-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
- 《秋天的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之四
- 《夜莺的歌声》
- 《凡卡》教学设计
-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之二
-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
- 《凡卡》教学设计
- 《雨点儿》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