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七律·长征》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和教材简说

《七律·长征》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和教材简说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七律·长征》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和教材简说

学习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远征”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诗意,感受毛泽东及其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学习重点:

1、理解诗句,体会中国工农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

2、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背诵全诗。

3、通过学文,理解律诗的有关知识。

4、分析诗句,给诗分层,归纳各层意思。

教材简说:

本课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这是一首七律诗,全诗共八行,每行七个字,每两行为一句,共四句,分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首联以直白的词汇、豪迈的语势,高屋建瓴,总领全诗,高度概括出红军在长征中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它以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革命浪漫主义风格,成为全篇的纲领。“不怕”两字,回答响亮,下笔千钧,以坚定的语气表现出红军面对长征过程中的千难万险,全无惧色,顶天立地。“等闲”两字则将困难轻轻一瞥,加深了对“不怕”的表述,表现出红军藐视困难、从容不迫的自豪感。“万水千山”以静写动,以艰难险阻为主体,展现了一幅浓缩红军长征壮阔历程的总览图。

颔联承接“千山”。作者先用“逶迤”和“磅礴”的夸张手法极言山势雄险,用的是“扬”的手法,而后用“细浪”和“泥丸”的比喻手法言其渺小,用的是 “抑”的手法,这抑扬之间更显出红军的伟大。“腾”与“走”的拟人化动态描写,使静止的山有了生气,大山与红军都灵动起来。此联可谓想象超绝,用语新奇,境界阔大,气象万千。

颈联承接“万水”。一“暖”一“寒”,既写出了天气情况,又写出了心理感受。作者以两种感觉互相对比,既表达了红军渡过金沙江后的喜悦,又表现了夺取泸定桥的惊心动魄,足见红军的神勇无比。一“拍”一“横”也是以动写静的手法。此联对仗自然、工整,以自然环境寄寓无限感慨,极具气势。

尾联描述了长征的最后历程。翻越“千里雪”的岷山,其困难程度其实超过“逶迤”的五岭和“磅礴”的乌蒙山,但这时由于胜利在望,心情舒朗,“喜”由心生,眼中望去的风雪交加路也就变得美不胜收了。最后以“开颜”收篇,写出了红军翻过雪山后一片欢腾的喜悦之态,同时预示了长征的彻底胜利。

纵观全诗,气势磅礴,气魄宏伟,格调高昂,笔力雄健。不仅大处雄浑,节奏强烈,而且小处精细,抑扬顿挫。诗中对仗极为工整,用词极为精当。

对张牙舞爪、穷凶极恶的敌人不置一字,视之若无。──这种傲视山川的夺人之气,非百战百胜、总揽全局的三军统帅、一代伟人而不能拥有此胸怀,无此胸怀亦不能出此语。这就是毛泽东的艺术风格,这就是毛泽东诗词艺术的魅力所在!

选编这首诗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诗句意思的理解,感受到中国工农红军在毛泽东的领导下战胜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英勇豪迈的气概和胜利后无比喜悦的心情,领略毛泽东作为诗人的豪情和作为一代伟人的博大胸怀、高昂气质。这是教学的重点。教学的难点是理解二、三句诗的意思并体会蕴含的思想感情。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喜悦的一天
军训
抗震救灾献爱心
胜似亲人
游凤凰山主题乐园
野外的乐趣
这比小草还平凡的爱
童年趣事
一件后悔的事
别样的狂欢节
我家的变化
我读书我快乐
他感动了我
做胃镜的苦辣酸甜
一次恶作剧
地理教学工作总结
八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八年级数学教学年度工作总结
2009年-2012年三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数学试卷质量分析——教学工作总结
2009年教学工作总结范文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四年级科学教学工作总结
三年级语文教研工作总结
三年级数学科教学工作总结
二年级数学学科工作总结
语文教研工作总结
四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三年级科学教学工作总结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五年级科学教学工作总结
秋冬季节家禽呼吸道疾病的有效防治
山东养猪业“怪”现状:穷人养不起猪
外资养猪热加速资本规模化养猪
深秋养猪技术要点
浅析家禽养殖经营的思路
“养猪大王”李英顺的养猪经
家禽恒温电热孵化器
养猪小窍门
家禽疫病的诊断和药物选择
冕宁县养猪业现状及发展策略浅析
硕士回家养猪建全国最大的养猪基地
用“傻瓜养猪”技术 谁养猪谁赚钱
一场养猪新棋局
印度计划控制家禽抗生素的使用
法国国际农业博览会:3500多头家禽牲畜成“重要角色”
《再见了,亲人》词句教学
发掘教材的情感因素,调动学生的情感──《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
《再见了,亲人》导入语设计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
阅读教学要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再见了,亲人》教学漫谈
反差中的震撼──《再见了,亲人》的理解误区
《再见了,亲人》的抒情方式
《再见了,亲人》教学实录及评析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
《再见了,亲人》教后反思
《再见了,亲人》教学实录及评析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
《再见了,亲人》教学谈
《再见了,亲人》引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