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2-10
《花的勇气》教学设计1
[学习目标]
1.认识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领会作者语言的精妙。
4.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树立无所畏惧的勇气和信心。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教师准备《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全文和阅读练习《泥土里,成长着大片大片彩色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当你看到花儿在阳光下绽开笑脸,在温室里展露娇媚时,也许你并不会太在意,然而当你面对千万朵在冷风冷雨中怒放的小花的时候,你可以熟视无睹吗,你又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让我们跟作者一起去风雨中赏花吧!
(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字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认识本课生字:吕、滥、厘、刷。
3.师生轮读,互相评价。
4.交流:作者在维也纳经历了一件什么事?
三、点上探究,体验情感
1.维也纳的春天犹如一位善变的魔术师,作者的情感也随之跌宕起伏。细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要求:文中直接表达的请画出来;没有明确表达的,请用心体会。
2.比一比谁先走过作者的情感线路。(椭圆代表情感变化,问号代表其变化原因。)
四、品味语言,情感共鸣
1.默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部分再美美地读几遍,体会体会作者内心的感受。
2.找出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词语细细品味,感受作者用词的精妙。
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读出作者的失望──吃惊──遗憾──惊奇──震撼。
五、回归全组,升华思想
请同学们结合本文及前面三篇课文,和小组同学谈谈自己对人生、对生命的再认识。
六、拓展阅读,同步练习
1.向学生推荐阅读《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全文。
2.鼓励学生阅读练习《泥土里,成长着大片大片彩色的故事》。
编辑短评:教学设计思路非常清晰,由点到面,在扎实的语文学习中使学生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小猫和蛇
- 妈妈的礼物
- 桃源洞的一线天
- 小豆芽儿
- 我的成长故事
- 种绿豆
- 秋爷爷的杰作
- 美丽的校园
- 夜行黄沙道中——改写《西江月》
- 我喜欢
- 冬
- 月光下的乡村——改写《西江月》
- 角落里的花
- 千佛山
- 种绿豆
- 以生活经验贴近法律
- 自然法学新体系引论法学理论论文(1)
- 也许正在发生
- 认真对待违宪审查法学理论论文(1)
- 国际恐怖主义犯罪及其惩治理念法学理论论文(1)
- 当代中国的法律解释问题研究法学理论论文(1)
- 事物,事实,论证法学理论论文(1)
- 继受法律的理性科学化
- 法律原则适用的困境
- 非公有制经济宪法地位的规范分析法学理论论文(1)
- 转变职能,改革体制,建设法治政府法学理论论文(1)
- 论道德的法律支持及其限度法学理论论文(1)
- 法治、合理性及其代价法学理论论文(1)
- 公民个体为本、统一宪政立国(上)法学理论论文(1)
- 出释入造
- 《飞向蓝天的恐龙》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2 第二课时
- 《电脑住宅》教学谈
- 《电脑住宅》教学反思
- 《电脑住宅》快乐练习:课堂达标(二)
- 《电脑住宅》教学设计8
- 《电脑住宅》快乐练习:同步训练
- 《电脑住宅》教学设计6
- 《电脑住宅》教学设计7
- 《电脑住宅》快乐练习:达标训练
- 《电脑住宅》教学杂谈
- 《飞向蓝天的恐龙》词语
-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2
- 《飞向蓝天的恐龙》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1 第二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