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17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1
【教学要求】
1、通过看图和学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学习抓住事物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危峰兀立”、“形态万千”、“波澜壮阔”、“连绵不断”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了解漓江水和桂林山的特点。
2、学习表现桂林山水特点的方法。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听课文录音,了解课文大意,初步体会桂林山水的美丽意境
三、检查生字新词预习情况,正音正字并解释新词
四、自读课文
五、讨论
1、作者按什么顺序写桂林山水?
2、课文可分几段?各段大意是什么?
六、学习第一段
1、齐读。
2、比较“观赏”与“观看”的不同,说说课文用“观赏”而不用“观看”的原因。
3、“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开头引用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4、小结:
这一段写作者一行游览桂林山水的原因。
七、学习第二段
1、指名朗读。
2、概括段意。
3、作者荡舟漓江,为什么不先写漓江的水,而要先写大海和西湖?
4、默读第二句,用着重号标出概括漓江水特点的词,指出句式上的特点。
5、讨论:
这一句是怎样具体形象地表现漓江水的特点的?
6、第三句为什么要写荡舟漓江的感受?
7、齐读。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三段
1、指名朗读。
2、默读:
边读边用着重号标出概括桂林山水特点的词,用波浪线画出比喻句。
3、讨论:
这一句是怎样表现桂林山的特点的?(重点理解“拔地而起”、“形态万千”、“屏障”、“危峰兀立”、“怪石嶙峋”等词语及几个比喻的含义。)
4、第二、第三段在写法上有哪些相似之处?
5、课文为什么先写漓江的水,再写桂林的山?
6、齐读。
7、小结:
这一段分别从山形、山色、山势三方面来表现桂林山“奇”、“秀”、“险”的特点。
二、学习第四段
1、指名朗读。
2、解释“画卷”的意思,进而从桂林到阳朔水路距离之长、风景之美来理解“连绵不断的画卷”这一比喻的意思。
3、以“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两句诗结尾有什么作用?
三、总结全文
1、指名口头描述桂林山水这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联系课文、对照图画、发挥想象、突出特点)。
2、概括中心思想。
3、了解写作特点:
⑴ 先总提,再分述,最后综合的结构。
⑵ 抓住景物特点加以具体描写的方法。
【板书设计】
桂林山水
静:感觉不到在流动
漓江水 清:看见江底的沙石
绿:仿佛无瑕的翡翠
甲天下
奇:拔地而起 形态万千
桂林山 秀:色彩明丽 倒映水中
险:危峰兀 怪石嶙峋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让路
- 蝈蝈
- 可爱的小狗
- 两只麻雀
- 毛毛虫
- 小八哥
- 小麻雀
- 知了脱壳
- 关于狗
- 可爱的小猫
- 寂寞的小乌龟
- 小鸭得救了
- 小秃头
- 小乌龟
- 可爱的小鱼
- 正确对待税法对商场联营模式的影响
- 对我国非营利组织的税收政策思考
- 分税制改革中中央与地方税收关系的探索
- 电子商务带来的课税问题及相关对策
- 分析税收代位实现应注意的问题
- 外资并购中的税收筹划
- 个人所得税税收公平的建议
- 关于个人所得税制的思考
- 加入WTO后的中国税收负担与经济增长
- 加强地方税税源管理的若干思考
- 个人所得税免征额提升的价值
- 国内税收征收模式的风险控制
- 强化商务税收策略分析
- 铁路物流税收规划对策改进
- 论关于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政策取向
- 蜜蜂识途奥秘
- 蜜蜂是怎样学习飞行的
- 《蜜蜂》教学实录
- 蜜蜂过冬的奥秘
- 给蜜蜂装上“黑匣子”
- 我们需要法布尔精神
- 蜜蜂简介
- 《蜜蜂》案例反思
- 蜜蜂的活动
- 蜂蜜
- 昆虫世界
- 蜜蜂小知识
- 蛇与庄稼
- 美国训练蜜蜂找炸弹
- 蜜蜂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