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9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感受桂林山水的美。
2、认识本课的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4、渗透导游式教学,让学生体验当一回小导游。
【教学设想】
全文是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来组织安排材料的。开篇引用“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赞语,作为全文的总起句,既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引出后文,又说明了“我们”来观赏的原因。
接着分述桂林的山和水。分述山和水,都运用了“总──分”的写法。写水,用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与漓江对比;令人神往的大海和西湖衬托出漓江的独特与美,之后分述漓江水“静、清、绿”的三个特点。写山,用峰峦雄伟的泰山、红叶似火的香山与桂林的山对比;风景名胜泰山、香山的衬托突出桂林群山的与众不同,然后分述桂林群山“奇、秀、险”的三个特点。
最后,总起来描写桂林山水:
山绕水,水映山,云雾、绿树红花、竹筏小舟点缀其间,构成一卷看不完的画卷。篇末的两句诗──“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是全文的总结句。总结句与总起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相呼应,即总结了全文的主要内容,点明了中心思想,又照应了前文“我们乘着木船”和“竹筏小舟”,使得全文结构严谨,浑然一体。考虑到桂林山和水这两个自然段的结构相同,所以在教学完漓江水的特点时,让学生自己学会学桂林山的内容。
【教学重点】
课文第二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今天,老师先带领大家欣赏祖国的名山大川。出示图片。感受祖国山水美。接下来,咱们要去的就是被誉为“山水甲天下”的桂林。
二、初读感知课文
1、听录音范读。
2、自由读文,要求读通课文。
3、指名读文,从文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山水很美……
4、桂林山水美,水美指的是漓江的水美。哪里写出漓江的水美,哪里又写到桂林山的美?
三、精读课文,学习水美
1、自由读第2自然段,说说漓江水的特点,并圈出表示漓江水特点的词。(静、清、绿)
2、作者是怎么样来写漓江水静、清、绿的?找出有关句子。
3、指导朗读。范读,指名读,引读,齐读。
4、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排比。使文章结构非常严谨。
5、练习:
校园的花________;校园的花_________;校园的花____________。
6、再读第2自然段,想想第1句话写了什么?对于漓江的水来说有什么用?
7、小结学法:
在这一个自然段里,我们学习了漓江水,接下来,让你们自己动手动脑来学习桂林山的美。不过在学习之前,我们要先明确一下学习方法及步骤:
⑴ 找出表示桂林山的特点的词。
⑵ 想想作者是怎么样来写桂林山美的。找出有关句子,并试着有感情朗读。
⑶ 作者运用了哪些写作上的方法?
⑷ 写大海与西湖,对漓江水来说有什么作用?
四、迁移运用,自学新知
1、出示:
⑴ 桂林的山有什么特点?圈出概括特点的词。
⑵ 找出句子,说明桂林山的特点。
⑶ 想想作者在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⑷ 写泰山与香山,又是为了什么?
2、检查学习结果。
五、整合山水,学习背诵
1、你认为漓江的水美,还是桂林的山美?
2、出示:
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3、读这段话,作者是怎么概括桂林山水的?
4、“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5、作者用怎么样的语句构成了这连绵不断的画卷?在这里作者在写法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写作有顺序,空中──山间──江上。句子对称。)
6、试背诵课文。
六、拓展知识,学习导游
1、今天,我们已经游览了桂林山水,现在有一批老师要去桂林,你可是现成的导游啊。
说一说作为一名导游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2、出示资料:
桂林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东北部,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享有“山水甲天下”之美誉。
桂林地区属岩溶地貌。特殊的地貌与景象万千的漓江及其周围美丽迷人的田园风光融为一体,形成了独具一格、驰名中外的“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桂林山水”。
桂林美最美的是漓江。它发源于桂林东北兴安县的猫儿山,流经桂林、阳朔,至平乐县恭城河口,全长170公里。由桂林至阳朔84公里的漓江,像一条青绸绿带,盘绕在万点峰峦之间,犹如一幅百里画卷。
这一景区的主要景点有象鼻山、斗鸡山、净瓶卧江、奇峰林立、父子岩、龙门古榕、大圩古镇、磨盘山等。
3、想一想该怎么样来导游桂林山水?自由试说。
4、指名导游。
七、课堂总结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当猪统治人类的时候(2)
- 苏绣
- 第一次赚钱
- 同学们,我想对你们说
- 世界遗产--兵马俑
- 跳绳
- 珍惜、爱护水资源
- 聪明的牧童
- 超时空旅行
- 珍惜和爱护世界遗产
- 生日晚会
- 拾落叶
- 第一次坐飞机
- 我的梦
- 我的作业本为什么这么脏?
- 填料在双氧水生产分离系统中的应用
- Windows下多串口的配置与使用
- 基于S7-200 PLC 的ABU参赛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
-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的研究
- 实施以校园网为基础的教育信息化工程 (会员资料)
- 改制企业劳动关系若干问题透视(1)论文
- 图像块平坦测度与系数扫描方式选择
- 基于商事仲裁的司法审查(1)论文
- 山东轻工业学院1#配电中心一次电气部分设计
- 玉石鉴赏与中国传统文化
- 基础造型的立体构成
- 基于XC164的六通道ABS开发板设计
- 动态网络负载平衡的设计与实现
- 塔式起重机安拆方案及安全技术交底
- 探析雇佣关系纠纷中的损害赔偿责任(1)论文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句段学习指导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难句讲解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分段段意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阅读训练指要
- 教学要因学生变化而变化──教《少年闰土》有感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词语解释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拓展阅读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学法提示
- 从“闰土也向往鲁迅的生活”想到的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后练习提示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词义辨析
- 妙哉《少年闰土》的开头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学点聚焦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相关链接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章法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