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2
《观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6
一、谈话引入
1、今年农历八月十八,中央电视台和浙江电视台联合现场直播钱塘江大潮,同学们看了吗?你看到什么潮?感受如何?
2、对于钱塘潮,你还了解些什么?
3、生自由畅说。
4、小结:
……那情景真不愧为“天下奇观”(板书)。
二、理解课题
1、“观潮”(看潮)。
2、“天下奇观”(天底下奇异的景象)。
三、播放录象
从同学们刚才的谈话中看出,大潮汹涌的情景,大家记忆犹新,钱塘江大潮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学们想不想再看一次?让我们再次听听声音,看看画面,感受一下这天下奇观。
四、教学“潮来之时”
1、录象里潮水的景象,咱们课文也有,在哪呀?
(3、4自然段。)
2、自己读读3、4自然段,那些描写潮水的语句,你觉得喜欢的,就多读几遍,努力把它读好,待会读给同学们听。
3、学生自由朗读,师巡视指导。
4、学生自由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⑴ 从远处传来……闷雷滚动。
⑵ 那声音……颤动起来。
(课件演示,比较句子:潮远,声大而闷,潮近,声巨而烈。指导朗读。)
⑶ 过了一会儿……沸腾起来。
(模拟“沸腾”。“人声鼎沸”。读出“沸腾”感觉。)
⑷ 那条白线……横贯江面。
(课件演示理解“横贯”“横卧”。指导朗读。)
⑸ 浪潮越来越近……飞奔而来。
(课件演示,比较句子ABC。老师A句,小组读B句,全班读C句。自由读、个别赛读、齐读。)
⑹ 小组赛读。
(小组选一精彩片段,自己安排,开展比赛。)
5、小结:
这些语句写得多精彩啊!正如课文预习提示中所说,作者把钱塘江大潮写得雄伟(壮观),有声(有色),使人如临(其境)。
五、理清写作顺序
(课件演示)
1、填空理解:
⑴ 自己读一读:
看看作者是怎样把这些语句连起来。
⑵ 指名填空。
(课件演示:由远及近。)
2、师生分读。
(是呀,作者由远及近地观察,随着位置的转变和时间的推移来描写潮声潮水的变化。我们一起读读,体会一下。)
六、指导背诵
1、老师留下括号里的词语,你能说出刚才那段话吗?
2、练习背诵。
(自己准备。)
3、会背的一起来。
(看着屏幕。)
4、小结:背得多有感情啊!我们仿佛站到钱塘江旁,和作者一起感受到潮水越来越近,声音(越来越响),浪头(越来越高),气势(越来越大)。钱塘江大潮真不愧被称为(天下奇观)!
七、积累语言
1、咱们学习的这两个自然段中,词语非常丰富、生动,你们想不想把它们积累下来?
2、开展比赛。
(听老师说词语的意思,看谁反应快,很快站起来说哪个词语表达了这个意思。)
3、做读书卡。
4、分组领读。
八、运用语言
1、同学们懂得了词语意思,不过,会不会用了呢?
2、选用其中的二三个词造句。
(鼓励选用几个好词,说一段话。)
3、学生交流。
九、总结全文
今天,我们如临其境,观赏了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通过有感情的朗读,理解了作者按顺序,抓特点的叙述方法,积累了好词佳句。学得不错。下节课再学。
十、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背诵课文3、4自然段。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成长的滋味
- 那次,我真的高兴了
- 南沙的厉害
- 决择
- 成功的喜悦
- 教师节的“礼物”
- 手机失踪记
- “求是”报名记
- 我的一件傻事
- 一件意想不到的事
- 我发现里壁虎逃生的秘密
- 哈,我当叔叔啦!
- 我最喜欢的一次活动
- “高兴极了”、“糟糕透了”
- 上行下效的后果
- 试论教学内容更新才能促使教学方法改进
- 对基层人民银行领导干部履行职责审计评价的探讨
- 浅谈初中科学课堂问题设计实例剖析
- 关于结合我校艺术类学生特点试探析其管理工作方法
- 浅谈参与式发展理论在中学生物课堂中的初探
- 从各国审计体制的对比谈我国审计体制的劣势
- 公共行政的管理主义??反思与批判-公共政策论文
- 减轻农民负担的公共政策分析-公共政策论文
- 应重新认识并重视地方审计体制改革中的“深圳模式”
- 探析现代国家审计体制模式及特点
- 监督与服务并举 全面履行审计职责
- 试论深入教学改革是提高三本院校教学质量的关键
- 浅析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公共政策论文
- 社区居民自治:现代城市治理模式的奠基石-公共政策论文
- 浅谈培养专科学生英语学习与策略能力
- 让学生自主学习《自己去吧》
- 《比尾巴》教学设计之四
- 《雨点儿》教学设计之一
- 《比尾巴》教学设计之二
-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之五
-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之四
-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之二
- 《比尾巴》教学设计之五
-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之三
-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之一
- 《雨点儿》教学设计之二
- 《我多想去看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比尾巴》教学设计之一
- 《阳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我多想去看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