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9-08
《火烧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8
【教学目的】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晚霞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2、学习作者抓住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进行观察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争“蓝精灵章”下的子章:“悦耳章”、“神笔章”。
【教学重点】
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和朗读的训练,使学生了解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的变化。学习作者的观察、写作方法和特色。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的观察、写作方法,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准备】
制作教学课件,搜集云的图片和有关文字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火烧云给你一种什么感受?
二、学习
这节课我们深入体会火烧云的美妙奇异。自由读课文,选出你认为写得最美妙、最喜欢的自然段。
(结合争章要求“悦耳章”。)
学生汇报:
1、第二自然段:
觉得这句话写得怎么样?好在哪里?
(“烧”、“着了火”)
把句中的“烧”字换成“红”通不通?既然也通顺,为什么用“烧”,不用“红”?课件出示火烧云的图片,目的:欣赏、加深理解。练习朗读。
(评“悦耳章”)
2、霞光一段:
先指名读,再同桌合作轮读。
(评“悦耳章”)
3、颜色一段:
写得好在写出了火烧云颜色变化的快和变化得多。画出作者写颜色的词语。作者写的这些颜色的词语已经够精彩的了,可是她却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那么,我们来试试说这些颜色。
(课件出示图片)
读的层次:
指名体会读/学生互评议读(语气轻快,节奏跳跃)/齐读。
(如学生体会不到位,教师可以插入范读。)
(评“悦耳章”)
4、形状一段:
⑴ 马:
好在写出了云的动态,想象力丰富。以此段为例,学学作者的写作方法。作者先写(出现了什么),再写这种事物(怎么样),然后描写它(有什么变化/怎么变化的),最后写它渐渐(消失/不见)。
学法出示,指导朗读:
出现──叙述的语气,较平稳。
什么样──一下子发现的喜悦。
变化──神秘感,时而轻,时而上扬。
不见──惋惜之情,似在寻找。
(评“悦耳章”)
⑵ 狗:
感觉在不断变化。
指名读。
你为什么这么读?
(评“悦耳章”)
⑶ 狮子:
连气势都写出来了。
指名读。
你为什么这么读?
(评“悦耳章”)
5、火烧云的形状就这些吗?
(又像这个又像那个)
你能想象一下火烧云还可以有那些形状?
(出示课件云的图片)
你可以仿照作者的写作方法(课件出示学法),可以同桌交流,也可以动笔写一写。
学生汇报。
(评“神笔章”)
6、小结过渡:
真像作者说的那样“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可是作者又说“其实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楚。”这不是前后盾吗?小组讨论解疑。
三、作业
你觉得学完这课你想写什么作业呢?创造性地仿写云(雪、雾、雨的片断)。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得了进步奖
- 小狗
- 我的小乌龟
- 粗心的我
- 放爆竹
- 看奶奶
- 自画像
- 修理大师
- 国色天香游记
- 帮妈妈刷碗
- 我的好妈妈
- 快乐的冬天
- 过新年
- 我想……
- 去澡堂洗澡
- 公司党委工作安排
- 治安工作谋划
- 检察工作思路
- 检察工作总体思路
- 公司工作展望
- 2012新的一年社区工作思路
- 卫生工作安排
- 2012信访工作要点
- 党员争创规划
- 及早谋划工作
- 2012检察工作思路
- 县人防办工作总结及工作设想
- 乡镇工作安排
- 镇政府办公室工作思路
- 2012安全生产工作思路
- 弘扬先进文化 塑造美好心灵
- 关于科学决策与民主决策
- 客观真实原则之再认识(1)论文
- 在两种宪政设计之间——自由主义与中国宪政改革
- 视觉文化研究
- 西方目录学史:发展历程与基本文献
- 基督教与西方音乐
- 浅论我国民法典编纂体例(1)论文
- 中国当代美学与文化批评回顾
- “知识创作物未保护领域”之思维模式的陷阱(1)论文
-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探析(1)论文
- 我国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的改革与完善(上)(1)论文
- 论样板戏的角色等级与仇恨视角
- 和合:中国古代诗性智慧之根
- 法律父爱主义与侵权法之失(1)论文
- 《比尾巴》教案
- 《小小的船》教案
- 《静夜思》教案
- 《平平搭积木》教案
- 《平平搭积木》教案
- 《小小的船》教案
-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案
- 《静夜思》教案
- 《自己去吧》教案
- 《雨点儿》教案
- 《画》教案
- 《影子》第一课时教案
- 《小熊住山洞》教案
- 《自己去吧》教案
- 《阳光》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