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9-08
《火烧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8
【教学目的】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晚霞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2、学习作者抓住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进行观察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争“蓝精灵章”下的子章:“悦耳章”、“神笔章”。
【教学重点】
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和朗读的训练,使学生了解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的变化。学习作者的观察、写作方法和特色。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的观察、写作方法,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准备】
制作教学课件,搜集云的图片和有关文字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火烧云给你一种什么感受?
二、学习
这节课我们深入体会火烧云的美妙奇异。自由读课文,选出你认为写得最美妙、最喜欢的自然段。
(结合争章要求“悦耳章”。)
学生汇报:
1、第二自然段:
觉得这句话写得怎么样?好在哪里?
(“烧”、“着了火”)
把句中的“烧”字换成“红”通不通?既然也通顺,为什么用“烧”,不用“红”?课件出示火烧云的图片,目的:欣赏、加深理解。练习朗读。
(评“悦耳章”)
2、霞光一段:
先指名读,再同桌合作轮读。
(评“悦耳章”)
3、颜色一段:
写得好在写出了火烧云颜色变化的快和变化得多。画出作者写颜色的词语。作者写的这些颜色的词语已经够精彩的了,可是她却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那么,我们来试试说这些颜色。
(课件出示图片)
读的层次:
指名体会读/学生互评议读(语气轻快,节奏跳跃)/齐读。
(如学生体会不到位,教师可以插入范读。)
(评“悦耳章”)
4、形状一段:
⑴ 马:
好在写出了云的动态,想象力丰富。以此段为例,学学作者的写作方法。作者先写(出现了什么),再写这种事物(怎么样),然后描写它(有什么变化/怎么变化的),最后写它渐渐(消失/不见)。
学法出示,指导朗读:
出现──叙述的语气,较平稳。
什么样──一下子发现的喜悦。
变化──神秘感,时而轻,时而上扬。
不见──惋惜之情,似在寻找。
(评“悦耳章”)
⑵ 狗:
感觉在不断变化。
指名读。
你为什么这么读?
(评“悦耳章”)
⑶ 狮子:
连气势都写出来了。
指名读。
你为什么这么读?
(评“悦耳章”)
5、火烧云的形状就这些吗?
(又像这个又像那个)
你能想象一下火烧云还可以有那些形状?
(出示课件云的图片)
你可以仿照作者的写作方法(课件出示学法),可以同桌交流,也可以动笔写一写。
学生汇报。
(评“神笔章”)
6、小结过渡:
真像作者说的那样“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可是作者又说“其实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楚。”这不是前后盾吗?小组讨论解疑。
三、作业
你觉得学完这课你想写什么作业呢?创造性地仿写云(雪、雾、雨的片断)。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妈妈女儿永远爱你
- “手拉手、心连心”活动
- 果乐和果娇的不同遭遇
- 推荐一本好书
- 我佩服她—姐姐
- 小胖减肥记
- 今天我当家
- 我真喜欢小鹦鹉“青苹果”
- 第一次钓鱼
- 我想让祖国更加美好
- 梦想成真
- 尴尬
- 游炎亭
- 自然保护神空调真神奇
- 老猫失业
- 浅谈中职英语口语教学策略初探
- 浅谈高职院校早期教育教学体系初探
- 浅析中职生创业教育的实现途径
- 浅析任务导向的高职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探索
- 浅析高职语文素质教育的实践与反思
- 浅析高职工作场所学习模式:芬兰的经验和启示
- 浅谈高职语文教学与教材体系的现状与建设探索
- 浅谈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
- 浅谈五年制高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初探
- 试论高职英语专业阅读课程CBI实验报告
- 探析加强高职院校实践教学 培养高职学生职业意识
- 浅析职业学校实施目标管理的程序
- 高职语文渗透性教学过程探讨
- 试论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回顾与展望
- 浅析关于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
- 《游褒禅山记》的结构特点
- 《游褒禅山记》导学
- 《游褒禅山记》“古书”新解
- “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 《游褒禅山记》不堪作教学范文
- “琵琶反弹”不等于创新──就《〈游褒禅山记〉不堪作教学范文》质疑
- 《游褒禅山记》赏析
- 《游褒禅山记》争鸣意见
- 《游褒禅山记》的思想足迹──兼论对《游褒禅山记》的辩驳
- 游戏人生──解读《游褒禅山记》
- 《游褒禅山记》不可或缺的一处注释
- 《游褒禅山记》疑点解读
- 藏墨于前,显豁于后──《游褒禅山记》照应句探微
- 《游褒禅山记》注释商榷二则
- 游山探奇 阐明事理──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