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08
《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10第一课时
【设计理念】
《蟋蟀的住宅》是19世纪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一篇观察笔记。作者怀着对蟋蟀的喜爱之情,用拟人的手法,具体介绍了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修建住宅的经过。对蟋蟀的吃苦耐劳和不肯随遇而安,作者是十分赞许的。学习这篇课文,在让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同时,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并注意把这些方法运用到习作实践中去。要让学生学习作者认真观察事物的方法,激发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富有情趣的语言来表达的。因此,在这节课上,我尝试“自主探究,点拨启导,读中感悟”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钻研文本,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读中运用,在听、说、读、写中落实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
3、学习作者认真观察事物的方法,领悟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
4、激发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它修建的经过,通过重点语句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
2、学习抓住特点形象生动地描述事物,体会作者对蟋蟀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搜集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检查学生初读情况。
三、自主探究,精读感悟──顺学而导品词句
1、默读课文,进一步的了解蟋蟀的住宅。边读边做批注。
2、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学习体会。
3、全班交流:
(学生谈学习体会,教师相机点拨,引导理解,读中感悟。)
⑴ 学习第二自然段,品味蟋蟀的不肯随遇而安。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对比研读,指导朗读,体会蟋蟀不肯随遇而安的个性特点。)
⑵ 学习住宅特点部分,感受住宅是“伟大的工程”。
(引导学生读中感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认识课文表达的一些方法,指导朗读。)
⑶ 了解蟋蟀修建住宅的过程。
(引导自读自悟,读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样修建的,体会蟋蟀吃苦耐劳的特点,感受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
四、总结谈话,读写结合
1、归纳小结,升华情感。
2、下节课下节课,学习文中的表达方法,写一个自己喜欢的动物。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烟花之夜
- 蚂蚁
- 我的乐园
- 老师,节日快乐
- 挫折之美
- 打水仗
- 观烟花
- 童年,我想念你
- 雨的季节
- 钓鱼
- 童年,我想念你
- 假如再给我一次机会
- 教妹妹学自行车
- 爬山有感
- 怀念
- 试析中小企业融资结构与经营绩效
- 战略资源、资产专用性与融资方式选择
- 试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有关问题的探讨
- 东西方修辞学传统的历时比较与思考
- 对中小企业融资决策的探讨
- 浅论财务管理体系构建
- 简议汉语交际中有意变换词义的现象及其产生的喜剧效果
- 浅析一篇长恨有风情
- 谈汉语方言持续体标记南北差异的成因
- 论修辞技巧在情景喜剧中的幽默效果
- 跨文化交际失误中的语用预设
- 试析提顿词“嘛”与句末虚词“嘛”:语法分工与语用整合
- 新闻评论的政治性
- 试论普通话水平测试之“说话”题
- 商标翻译——跨文化交际的一面镜子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实录
-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设计2
- 《雪地里的小画家》词语造句
-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设计9
-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设计7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建议
-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设计8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实录2
- 《雪地里的小画家》课文相关
-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设计10
-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设计1
-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设计11
- 《雪地里的小画家》课堂教学实录及反思
- 《雪地里的小画家》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
-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设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