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1
《幸福是什么》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
2、读懂课文内容,知道什么是幸福,受到热爱劳动、乐于助人的教育。
3、能把课文演一演。
【教学重点】
1、初步形成自己的幸福观。
2、演课本剧。
【教学难点】
1、初步形成幸福观。
2、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这篇是阅读课文,主要由同学们通过自学来读懂。现在就请大家自己读读课文,看你能读懂什么。
2、学生交流,并谈谈自己的幸福观。
3、认读生字。
二、学习新课
1、了解文章内容:
⑴ 牧童们开始时,认为幸福是什么?
(不知道)
⑵ 牧童们后来认为幸福是什么?(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自由发言。)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做了什么?
注:引导学生读13到22自然段。
⑶ 小结:
正是因为他们从自己的劳动中感受到了帮助人的快乐……
⑷ 智慧的女儿是怎样回答三个牧童的?(她肯定了三个牧童的体会,指出:幸福要*劳动,要*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知道什么叫“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吗?
(“义务”就是应尽的责任。例如,作为学生,应尽的责任是好好学习;作为子女,应尽的责任是孝顺父母。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都做得很好,就是智慧的女儿说的“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
⑸ 反复读:
智慧的女儿的话:幸福要*劳动,要*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建议: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来理解。
⑹ 谈谈你的幸福观,并以名言的方式概括成一句话。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学生在此环节上的积极性比较高,教师在这里要采用多种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争取出彩。
2、演课本剧:
⑴ 分角色朗读:
建议:在这个过程中,要对学生的眼神、语气作指导,为演做好准备。
⑵ 学生排练,教师巡视。
⑶ 汇报演出。
3、本课小结。
(根据当时情景而定)
【板书设计】
10、幸福是什么
(*劳动 尽义务 有益的)
帮助别人 有用的 养活别人
幸福的
【教学后记与反馈】
这篇课文时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记叙的。故事情节奇异,充满了幻想。在教学时,我以“讨论幸福是什么”为线索组织学生学习,首先放手让孩子们自读课文,在学生充分子度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读后的体会。交流时,我重点引导了学生联系课文内容谈谈对幸福含义的理解,还注意扩展,联系生活加深学生对幸福含义的理解。课后,我还让孩子们搜集很多有关幸福的名人名言,相信孩子们对“幸福”二字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吃哈根达斯
- 笔袋
- 颜色的语言
- 袖珍姑娘
- 看成绩报告单感想
- 小花洒
- 我的神奇朋友
- 桃花落了
- 读《一百个名人成才故事》
- 金海滩
- 第一次鼓起勇气
- 下跳棋
- 我也是宝贝
- 告别一年级
- 学国际象棋第一天
- 农村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研究
- 组织变革理论研究与评述(1)论文
- 我国内部审计与西方内部审计的差距
- 论国外虚拟团队现状及发展趋势(1)论文
- 论供电企业绩效管理系统的构建(1)论文
- 教师如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帮助学生克服习得性无力感
- 论企业效率来源与组织形式(1)论文
- 论从实践观点看组织中的学习(1)论文
- 论团队建设的若干理论问题研究(1)论文
- 农村审计组织模式的创新与发展
- 谈新时期高中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 法律视角下的政府审计质量控制
- 浅议代建制建设项目政府审计的应对措施
- 论建设学习型企业(1)论文
- 银行营业网点非现场风险审计初探
- 《观沧海》教学设计
- 三步读诗法──观蔡艳老师《观沧海》教学课后有感
-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观沧海》教学设计
- 《古代诗歌五首》教学杂谈
- 似水流年,乡情如歌──《次北固山下》教学案例
- 《天净沙·秋思》简案
- 《天净沙·秋思》教学案例
- 《观沧海》教学设计
- 《天净沙·秋思》简案
- 《观沧海》教学设计
- 《观沧海》简案
- 《天净沙·秋思》简案
- 《天净沙·秋思》简案
- 《天净沙·秋思》简案
- 《古代诗歌五首》教学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