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认识本课的8个生字词。
⑵ 了解课文大意,体会课文的思想内涵。
2、情感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马俑的神态与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通过语言文字、搜索资料探究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展示课题,启发谈话
出示图片。
导入:举世闻名的秦兵马俑是我国的珍贵历史文物,请大家谈一谈你知道的有关秦兵马俑的资料。
谈话:欣赏以后,谁能讲讲秦兵马俑给你的最深印象是什么?
(很神奇、令人难以相信、规模宏大……)
板书课题:
秦兵马俑
(设计意图:情景再现,让学生仿佛走入秦兵马俑的坑洞,真实地感受宏大的气势和逼真、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激发学生学习了解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初读课文,整体分析
那么,“规模宏大”体现在哪个自然段中?除了规模宏大,兵马俑还有哪些特点?在哪个自然段中进行了总结?
(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三、自主探究,亲近“秦情”
1、出示自学的要求:
⑴ 先自读课文:
画出生字词,读一读。
⑵ 再自读课文:
抓住“规模宏大”一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一下,哪些词句体现了这一特点。
⑶ 再轻声读课文内容:
说说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类型的兵马俑?四人小组完成填表。找出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种?四人小组互相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设计意图:梯级要求的提出,让学生有目的有重点地逐渐把握对课文的主要脉络。)
2、学生自主探究,同桌相互合作。
3、讨论交流:
⑴ 指名学生说出各种类型兵马俑所在的段及特点,并谈谈体会。
⑵ 指名学生交流自己最喜欢的兵马俑,谈谈自己研究的收获。
(设计意图:自读课文,就是要把学习的主动权充分放手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交流、体会中去探求文章的奥秘。)
四、品读课文,升华情感
1、我们知道了描写的各种兵俑类型众多,那么仔细看,又会怎样呢?
2、出示各种神态的兵马俑,教师配乐讲解。
3、学生自由练习读第9自然段。
4、开展读书比赛活动。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评价)
5、知识点练习:
“有的……有的……有的……”体会。
(设计意图:兴趣朗读比赛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学生的读书兴趣。)
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展示问题:
秦军为什么如此强大?能结合课文内容及课后学习谈一谈吗?
2、学生发言,引导并展示军阵图。
六、分层作业设计
1、课后登陆秦始皇陵博物馆网站,作更深入研究。
2、结合课文和收集资料,为亲戚朋友做个小导游,介绍秦兵马佣。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秦兵马俑
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古代英雄传(1)
- 天使之光
- 我的妹妹
- 游峨眉
- 走近消防
- 啊!原来还可这样解题
- 第一场雪
- 第一次战胜恐惧
- My room
- 这支神笔会给谁
- 相机伴我行
- 难忘的老师
- 国度战争1
- 因助人为乐的“死党”
- 给诸葛亮的一封信
- 论宪法对刑事被告人权利的保护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孔子与《春秋》——关于儒学运动起源的冥想
- 天行有常与生态伦理——荀卿的生态伦理思想新探
- 荀悦政治思想简论
- 论我国宪法监督制度的健全和完善(2)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宪政的规范结构
- 关于宪法学涉及的几个理论问题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颠覆传统儒家 弘扬儒家传统
- 论我国宪法监督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论孟子对孔子美学思想的继承与创造
- 阳明学者的正统与异端之辨
- 论宪法监督司法化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社祀与殷周地缘政治
- 我国教育法制建设的回顾与反思(2)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华盛顿的宪政思想(7)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桃花心木》教案设计及分析
- 《北京的春节》教案(第一课时)
- 《桃花心木》教学实录
- 《桃花心木》课后反思
- 《顶碗少年》之角色写作
-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
- 《桃花心木》教学案例
- 《顶碗少年》课后反思
- 《顶碗少年》课例研究
- 《桃花心木》教学实录2
- 《桃花心木》教学与反思
- 《桃花心木》教学案例
- 《顶碗少年》教学案例
- 《桃花心木》课堂实录
- 《手指》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