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18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18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7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18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个生字8个,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4、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课前准备】

兵马俑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秦,指的是秦代;俑,指古代殉葬的偶像;秦兵马俑,是给秦始皇殉葬的军队官兵和战刀的偶像。

二、自读课文

1、初步感知读准字音,勾划新词,理解词意。

2、思考:

秦兵马给你的印象是什么?

三、检查、交流

1、指名朗读生字、找出新词。

2、意思:

享誉世界:在全世界取得(权利、声誉、威望等)。

举世无双: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形容极其稀有。

南征北战:形容转战南北,经历了许多战斗。

所向披靡:所向:指力所到达的地方;披靡:溃败。比喻力量所达到的地方,一切障碍全被扫除。

昂首挺胸:抬起头,挺起胸膛。形容斗志高,士气旺。

若有所思:若:好像。好像在思考着什么。

惟妙惟肖:描写或模仿的非常逼真。

跃跃欲试:跃跃:急于要行动的样子;欲:要。形容急切地想试试。

久经沙场:形容参加过多次战斗。

绝无仅有:只有一个,再没有别的。形容非常少有。

身材魁梧:指人的身材长得高大、强壮。

3、朗读词语。

4、指名朗读课文,说每一自然段讲什么意思:

⑴ 写秦兵马俑和它出土的地方。

⑵ 写秦兵马俑规模宏大。

⑶ 写秦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⑷ 写将军姿态。

⑸ 写武士姿态。

⑹ 写骑兵俑姿态。

⑺ 写马俑姿态。

⑻ 写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⑼ 写秦兵马俑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在古今中外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5、从过渡段入手给课文分段:

将3至8节归并在一起。引导学生用过渡段概括段意。

四、精读第二段

1、指名朗读:

课文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三个俑坑的总面积和兵马俑的数量;一号坑的长、宽、面积和兵马俑的数量。)

2、这一段在说明方法上有何特点?

(列举了大量的数据,增强直面感受。)

3、人们看到如此规模宏大的秦兵马俑会有什么感受?

走进大厅,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⑴ 这是什么句?

(双重否定句)

⑵ 换一种说法:

走进大厅,所有的人都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走进大厅,人们怎能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段。

五、指导写字

1、老师示范。

2、学生描红。

六、作业

1、抄写词语。

2、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课文除了写兵马俑“规模宏大”,还写了什么?

二、精读第三段

1、学习过渡句,领会其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生找出承上句与启下句。兵马不仅俑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2、自学课文第三段完成表格。

3、朗读有关语句。

4、学习第9节引读。

5、小结:

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三、齐读最后一段

1、这一段写了什么?与第一段是怎样呼应的?划出相互呼应的句子。

(“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与“这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2、找出两句中的一对近义词:

“举世无双”与“绝无仅有”。

3、体会句中体现出的秦兵马俑的珍贵历史价值,流露出的拥有这样的历史文物的自豪之感。

四、总结课文

1、课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和(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

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

五、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规模宏大

19 秦兵马俑 类型众多 举世无双

个性鲜明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英雄,中国
鸡子?
宝剑锋自磨砺出
一封感谢信
春夜喜雨
我爱家乡老陈醋
我的同学
我的家庭
感谢您,我的老师
竞争对手
外婆的眼睛
我的获奖了
肉丸的自述
一封公开信
童年
“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再审视
浅议现代汉语的现代性与现代新诗的现代化
俞琰卦变说辨析[2]
浅谈汉语中成语的独特性及成语教学方法浅谈
浅论元语言意识对儿童阅读的影响
浅谈语料库语言学在的应用以及在中国的发展趋势
浅析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交流
浅析成语的哲学意蕴
关于河北省邢台方言与普通话的声调差异
善与至善:论朱子对《大学》阐释的一个向度[2]
浅谈对外汉语专业语言学概论课教学改革探微
浅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
浅谈有关汉语言文学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
浅析广告文案写作中文学元素的运用
浅析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4
《唯一的听众》情景剧
《唯一的听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桃花心木》(A、B案)
《汤姆·索亚历险记》(A、B案)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5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3
《文言文两则》(A、B案)
《唯一的听众》课文简说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2
《唯一的听众》教学建议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1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
《唯一的听众》读后感
《为人民服务》(A、B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