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6
《雷雨》考点练兵一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夜雨诗意
余秋雨
渐渐,我对夜雨的诗意,有了一点新的思考。
在这里,我们显然遇到了一个美学上的麻烦。某种感人的震撼和深厚的诗意似乎注定要与艰难相伴随,当现代交通工具和营造手段使夜雨完全失去了苦涩味,其间的诗意也就走向浮薄。我至今还无法适应在中国传统的山水画中加上火车、汽车和高压电线,尽管我对这种文明本身毫无推拒之意。去一趟四川恨不得能买到当天的飞机票,但家里挂的却是一幅描尽山道奇险,步履维艰的蜀山行旅图。在灯光灿烂的现代都市街道上驾车遇雨,实在谈不上多少诗意,只有一次在国外一个海滨,天色已晚,瓢泼大雨就像把我们的车摔进了大瀑布的中心,替我驾车的女士完全认不得路了,一路慌乱地在水帘和夜幕间转悠,事后倒觉得有了点诗意,原因也许正是碰到自然所给予的艰难。
人类在与自然周旋的漫漫长途中,有时自然的暴力会把人完全吞没,如地震,如海啸,如泥石流,一时还很难从这些事端中提取出美。人至少要在有可能与自然对峙的时候才会酿造美。在这种对峙中,有时人明确无误地战胜了自然,例如汽车,电灯,柏油路的出现,产生了一种轻快愉悦的美;有时人与自然较量得十分吃力,两相憋劲,势均力敌,那就会产生峻厉,庄严,扣人心弦的悲剧美。由于这种美衬托了人类严峻的生存状态,考验了人类终极性的生命力,因此显得格外动人心魄。人类的生活方式或许可以日新月异,但这种终极性的体验却有永久价值。也许正是这个原因吧,历史上一切真正懂艺术的人总会着迷于这种美学形态,而希腊悲剧乃至种种原始艺术总是成为人类不衰的审美热点。过于整饬,圆熟的审美格局反射了人对自然的战胜状态和凌驾状态,可以让人产生一种方便感和舒坦感,却无法对应出一种生命考验。为此,欧洲启蒙主义的大师们不赞成法国古典主义的大一统,不赞成把人类的社会生活和艺术生活都处理成凡尔赛宫规整无比的园林一般。他们呼唤危崖,怒海,莽林,呼唤与之相对应的生命状态。这便是他们心中的诗意,狄德罗甚至直接地说,人类生活越是精雅文明就越缺少诗意。难道是他们在抵拒现代吗?不,他们是启蒙者,分明启蒙出了一个活生生的现代。现代,本不是一种文质彬彬的搭建,而是人类的一种原始创造力的自然发展。
因此,再现代的人也愿意一再地在蜀山行旅图中把延绵千年的生命力重温一遍,愿意一再地品味苦涩的夜雨,然后踩着泥泞走向未来。
前不久听到有人对那些以黄土文化为背景的艺术作品提出批评,认为它们写得过土过野。这些批评家不愿意看到人类旅行上的永久性泥泞,只希望获得一点儿成果性的安慰。无论在生命意识还是在审美意识上,他们都是弱者,狄德罗所说的诗意他们无法理解。
(选自余秋雨《文化苦旅》)
1.作者为什么说人至少要在有可能与自然对峙的时候才会酿造美?
2.作者说无论在生命意识还是在审美意识上,他们都是弱者,在生命意识上指的是什么?在审美意识上指的是什么?
3.通观全文,作者对诗意是如何看待的?
4.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作者认为当人在自然面前无能为力时,就很难有诗意产生。
B.文中第三段说欧洲启蒙主义的大师们不赞成把人类的社会生活和艺术生活都处理成凡尔赛宫规整无比的园林一般,是因为这类生活让人产生一种方便感与舒适感,没有了诗意。
C.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不排斥现代文明,但更看重人对自然的体验。
D.作者引用狄德罗的话人类的生活越是精雅文明就越缺少诗意,旨在劝告人们放弃优越的物质生活而去追求高雅的精神生活。
E.本文的主旨可概括为对朴素生活的崇尚。
参考答案
1.因为在这种对峙中,有时人战胜了自然,产生了轻快愉悦的美;有时人与自然较量得势均力敌,会产生峻厉,庄严,扣人心弦的美。而人类对自然束手无策时,是无从产生美感的。
2.在生命意识上,指的是人与自然较量,考验了人类的生命力;在审美意识上,指的是人与自然较量,可产生愉悦的美或悲剧美。
3.①某种感人的震憾和深厚的诗意注定要与艰难相伴随。
②人至少要在有可能与自然对峙的时候才会酿造诗意。③人类生活越是精雅文明就越缺少诗意。
4.DE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最“倒霉”的大总统
- 美丽的太白公园
- 小男孩
- 我喜欢小白鼠
- “舞龙来了”
- 滴水观音
- 理发
- 有趣的事
- 未来的全自动书包
- 熟悉的人
- 游农家乐
- 春雨
- 家乡的环境
- 我对英语感兴趣儿啦
- 我的同桌
- 论有中国特色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五大特征
- 民营企业财务管理新思考
- 知识经济时代财务管理面临的挑战与创新
- 浅谈财务管理的目标
- 基于对我国企业推广采用加速折旧法的探讨
- 财务预测信息虚假陈述的认定
- 财务理论研究中的几个认识误区
- 加强基本建设项目财务管理和监督有关问题的探讨
- 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整体目标应当是经济效益最优化
- 试析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分权制与集权制
- 对企业财务预算的几点认识
- 对我国现阶段财务管理目标的再认识
- 关于构建现代无形资产管理体系的探讨
- 跨国公司财务管理策略及其在中国的实践
- 美国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体制的特点及启示
- 《夜莺的歌声》说课稿
- 《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
- 《给予是快乐的》说课稿
-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说课
- 《巨人的花园》评课
- 《巨人的花园》教学点评
- 《去年的树》的点评
- 《卡罗纳》说课稿
- 《给予是快乐的》说课稿1
- 《自然之道》说课稿
- 《给予是快乐的》说课
- 《燕子》说课设计之一
- 《电脑住宅》说课稿
- 《幸福是什么》
- 《牧场之国》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