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1-15
《白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理解课文,学习边疆建设者的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高尚品质。背诵指定的段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主动学习,合作探究。
情感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边疆建设者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背诵指定的段落。
教学难点
理解“爸爸”的话。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用具
多媒体
定向示标
1、导语
3月12日是什么节日?你在这一天做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一分钟演讲)那么,白杨树还有什么特点呢?好!让我们一起走进白杨的世界。板书:白杨
2、复习
检测题。适当点拨,回答:2分钟
(1)白杨,又叫( )、( )。在我国( )广泛种植,文中的白杨生长在( )。
(2)课文写一位在( )工作的父亲,向( )介绍( )的事。
3、示标。
(1)理解课文,学习边疆建设者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高尚品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段落。
(3)学习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读、记:1分钟。
自学指导一:
思考题一:白杨树有什么特点?
自学方法:1、画出描写白杨树的句子。2、抓住重点词句理解白杨树的特点。3、各种形式的朗读。
导学释疑一:汇报:1、逐句理解“爸爸”的话。抓住“从来”、“哪儿……”等词理解白杨的特点。
2、多媒体演示:戈壁滩。
3、各种形式的朗读。
老师适当点拨,学生汇报。板书:适应性强,坚强不屈。6分钟。
自学指导二:
思考题二:“爸爸”的心愿是什么?
自学方法:1、画出你们知道的,推想你们不知道的。
2、此时,你学会了什么?老师巡视,学生自学讨论。2分钟。
导学释疑二:
汇报:1、读学生们知道的段落。
2、交流学生们不知道的。
3、揭示出“爸爸”的心愿。
4、再读“爸爸”的话。老师点拨。板书:扎根边疆,建设边疆。5分钟。
自学指导三:
思考题三:“爸爸”望着白杨树,为什么又微笑呢?
自学方法:读最后一自然段,边读边想。老师巡视,学生自学讨论。2分钟
导学释疑三:
汇报:1、微笑的原因。
2、你想对“爸爸”说什么?
3、“爸爸”只是在赞美白杨树吗?老师点拨。画小白杨,板书:借物喻人。3分钟。
合作探究:
个人—小组—师生 老师点拨,解答疑难。4分钟。
自主测评
1、事物—做人的道理
白杨—无私奉献
蜡烛—……
……—……老师点拨。练习。10分钟。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背诵喜欢的段落。
3、说一说这节课的感受和收获。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暑假请校长吃饭
- 星期天做噩梦
- 快乐的星期天
- 和爸爸一起割谷子
- 南山广场看鸽子
- 紧张的英语考试
- 暑假妈妈带我去学游泳
- 和妈妈吵架后我懂事了
- 给小鸡洗澡
- 表哥的的柴门不见了
- 我们班做的好事
- 我们要自信
- 暑假澄江之旅
- 国庆全家去钓鱼
- 成长中的一件事
-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趋势和方法
- 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 城市发展与铁路货运能耗的相关性实证研究
- 《圣经》对英美文学的影响论文
- 新华富时中国A25指数ETF期权多空比值与上证综指关系研究
- 英美文学论文范文
- 中关村:缔结中国经济新支点
- 国际投资中自然灾害的风险及其管理
- 我国制造业的柔性制造策略研究
- 我国资产管理和资产托管解决方案及服务的发展前景
- 2010年后代表处仍是外资进入中国所青睐的商业形式吗?
- 厦门市西坂村“金包银”模式的探析与借鉴思考
- 开发“体验北京乡村生活”入境游的思路及建议
- 试析经济稳定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关系
- 基于意识形态的美国金融霸权分析
- 《白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这个来回走得好──《白杨》教学案例及评析
- 《白杨》教学设计
- 《白杨》教学设计
- 《白杨》教学设计
- 《白杨》教学设计
- 《白杨》教学设计
- 《白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设计
- 感受字里行间的深情──《白杨》教学案例及分析
- 《白杨》教学设计
- 《白杨》教学设计
- 《白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白杨》教学设计
- 《白杨》重点部分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