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知识扩展> 《最大的“书”》 趣闻故事

《最大的“书”》 趣闻故事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5-27

《最大的“书”》 趣闻故事

孔子观礼

春秋后期,王室衰微,礼崩乐坏,争霸战争更加激烈。在这个动荡变化的时代,百家学派各自提出了自己的治世强国的主张和思路。

孔子提出要恢复周礼。“存王国,继绝世”,也就是恢复周朝的政治、法律、行政管理制度和道德文化习俗,强化周天子的威仪,达到天下大治。因为各国本来就是周天子分封的,他们的先祖国君要么是天子的兄弟儿孙,要么是跟周天子一起参加的“革命”,共同推翻商纣王的战友。

另一大派如强大的齐国,当时的主流政治家管仲、晏婴们,却是重在进行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革,通货积财,因俗简礼,尊王攘夷,挟天子以令诸侯称霸。

就在这个时候,齐鲁以南的吴国兴盛起来,成为初秋时期的大国。自周章接受周天子的封号下传到寿梦已历15代。寿梦做吴君时,以太湖流域为中心的吴国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国力增强,已敢于与中原强国抗衡。吴王寿梦生有四子,其中四子季札精通中原文化,智慧而又仁义,有远祖太伯、仲雍遗风。寿梦想把王位传给他,季札认为这样做破坏了嫡长子继承制度会引起内乱,坚辞不就。寿梦只好立长子诸樊为太子。寿梦临终时留下遗命,将来一定要传王位给季札,吴人也要求立季札为君。季札为了躲避就君位,离家逃到了荒野之中。诸樊不得已只好做了吴王,并立下规矩,他百年后,君位继承采取兄终弟及制,一定要把君位传给季札。封四弟季札于延陵,故季札又号延陵季子。因季札通晓周礼,曾代表吴国出使中原诸国。他和当时着名的政治家叔向、子产、晏婴都有过交往。尤其孔子8岁时,季札曾出使保存周代礼乐文化最完备的鲁国,观看同代乐舞,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评价。他对周礼的精通和独到理解,赢得了鲁人的敬重。

在齐国,季札与齐国政治家晏婴有过一次推心置腹的深谈。当时齐国已政出私门,齐重臣陈完已控制了齐国政局,他削弱公室,扩张自己的势力,先后灭掉了栾氏、高氏等齐国公族。在此形势下,季札劝告晏婴明哲保身,交出自己的权和封邑,以免除灾祸。晏子采纳了季札的建议。《史记》说晏婴“是以免栾高之难”。

在郑国,季札和郑国着名政治家子产相谈投机。他向子产预言了郑国政局的走向,并忠告子产说:“现在郑国政治腐败,国家将出现困难,到时您会掌握大权。希望您当政时要谨慎,以礼治国。不然,郑国将会出现一场大混乱。”后来子产果然当政,他进行改革,铸刑鼎,倡导依法治国,引起了一场大争议,连北方晋国大臣叔向也写信批评子产铸刑鼎将会导致上下秩序混乱。

后来,他又到了晋国。时值晋国国君正渐失权威,韩、赵、魏、范、中行、智氏六家异姓卿大夫掌握着国家的大权,其中以韩、赵、魏三家发展势头最盛。季札当着韩宣子、赵文子、魏献子的面说:“晋国的归宿将在你们三家身上。”临行前叮嘱叔向说:“现在晋国越来越弱,大夫们的势力都发展起来了,以后政权将归于韩、赵、魏三家,先生一向坚持道义,不肯屈从于时势。我奉劝先生早想存身之道,以远离灾难。”

季札受阖闾委派出使中原诸国,途径徐国时,遇到徐君,徐君非常喜欢季札的佩剑,但不好意思开口索要。季札看出了徐君的心思,因为还要出使他国,不便立即解剑相送,想等回来路径徐国时再相送。不料回来时徐君已死。季札凭吊了徐君之墓后,解下佩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随从的人问季札:“徐君已死,为何还要送给他佩剑?”季札回答说:“当时,我心里已把佩剑默许给他了,只是不便相进,现在岂能背信弃义,违背自己心中许下的诺言。”季札死后葬在上湖(今江苏省江阴申港)中的小岛上,孔子因推崇季札之德,曾手书十字碑文:“呜呼有吴延陵君子之墓。”吴人为纪念季札,在他墓旁建庙,世代祭祀。

公元前515年,周敬王五年,鲁昭公立二十六年,孔子在齐,时年36岁。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治理好国家,孔子明确回答:“整个社会体制内的各个角色。要到位,不能越位。国君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行使君王的威权,大臣要尽好自己职责,父亲要像父亲,儿子要做孝顺儿子。”齐景公长叹一声:“是啊,就是啊。如果国君没了国君的地位权力,臣不像个臣子,父亲不像话,儿子要捣蛋,即使有饭吃,我怎么能够吃得下!”(原文见《论语.颜渊》: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日:“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岂能得而食诸!”)

因为孔子明确反对破坏礼制、危及国家安全、权臣超过公室的现象,所以,齐国形势越来越紧张。公元前516年,齐大夫扬言欲害孔子。齐景公也对孔子说:“我老啦,禁止不住了。”

这一年,正好吴国公子季札出使齐国。随同他来出访的还有他的大儿子。季札是孔子敬仰多年的政治家,他也看出齐国的政治危机了,除了向齐国“总理”-相国晏婴表达了自己的忧虑外,他还劝说孔子也赶紧离开。为了防止途中孔子被加害,有政治斗争经验的季札建议孔子和他的使团一起走。

于是孔子只好从齐国返回鲁国。返鲁时迫于形势险恶,仓促中把正在淘的米未及做饭即提起来一面走路一面滤干。(见《孟子o万章下》:“孔子之去齐,接淅而行。”)

不幸的是,他们从临淄经过淄川、博山再到赢的时候,途中季札长子暴病去世!时值夏天,到吴国首都至少还得二十多天,只好就地安葬(港里村东北)。孔子认为季札是吴国最熟悉礼乐制度的,他除了安慰和帮助季札外,还认真地观看了季札长子的殡葬仪式。从规格、程序来看,季札做得完全合乎周礼规范!

孔子赞叹道:吴国有这样的政治制度和政治家,国家一定保持稳定、人民安乐、生活和平、国家昌盛!

现存于莱城区口镇垂杨村的“孔子观礼处”碑,就是记载这一历史事件的。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漂流记
拔牙
我学会了仰泳
倒霉的一天
我学会了做方便面
我喜欢荷花
我的课余生活
买书
哥哥,我想对你说
妈妈的眼睛
爱打扮的校园
我的小蚕宝宝
春天来了
我和弟弟玩陀螺
自我介绍
大学建校周年庆典活动方案
市场开业庆典活动策划方案
酒店开业庆典策划方案
影楼开业庆典策划方案
大桥通车典礼活动策划方案
超市开业详细策划方案
健身会开业庆典策划方案
中学校庆文艺演出方案
中学五十周年校庆活动方案
专卖店开业庆典方案
小学建校周年庆典活动方案
分店开业方案策划
酒店开业庆典流程
市场开工庆典活动方案
公司五周年庆典活动方案
在我国物权法上确立居住权的几个问题(3)法学理论论文(1)
当代中国法治理论孕育生长的反思
法治与德治的调和(2)法学理论论文(1)
法治与德治的调和(3)法学理论论文(1)
物权行为若干问题探讨(2)法学理论论文(1)
欧共体法律体系研究(23)法学理论论文(1)
欧共体法律体系研究(20)法学理论论文(1)
法律与道德的互动法学理论论文(1)
当代中国法治理论孕育生长的反思
关于房地产抵押若干问题的思考(5)法学理论论文(1)
法治与德治的调和法学理论论文(1)
法律责任是行使权力的动力保障法学理论论文(1)
当代大学生犯罪之剖析法学理论论文(1)
预先追偿权的法律研究法学理论论文(1)
论民法基本原则的法律效力(2)法学理论论文(1)
《落花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
《落花生》教学设计
《晏子使楚》教案设计
《月光曲》第二课时讲读教案设计
《月光曲》整体感知教案设计及评析
《落花生》写作方法
《落花生》教学设计4
《晏子使楚》听课摘要
《落花生》教学设计2
《穷人》
《落花生》造句训练示例
《落花生》教学设计
《落花生》教学设计1
《落花生》
《燕子》教学片断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