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11
《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住宅、隐蔽、弃去、慎重、住址、挖掘、搜索、骤雨、粗糙、简朴、干燥、钳子、耐烦、宽敞。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
3.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4.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
三、教学难点
通过了解蟋蟀是怎样建筑住宅的,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
四、课前准备
①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蟋蟀生活习性、特点的图片、文字资料,增加一些感性认识。
②放大的蟋蟀图片。
③每生准备一张白纸。
第一课时
一、激趣,揭示课题
①(师拿出准备好的蟋蟀图片),同学们认识它吗?
师板书:蟋蟀(生书空)
②这小家伙虽小,但人缘特好,早已是大名鼎鼎,家喻户晓了,你知道它有哪些本领吗?(好斗、唱歌、建住宅)。
师板书:住宅
③今天,我们就跟着文中的作者去参观蟋蟀的住宅到底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点,好吗?
二、录音范读课文
①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a、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b、边读边想:蟋蟀的住宅是什么样的?
②学生试读
③检查自学情况:
a、你看到了蟋蟀的住宅了吗?指名分读相对应的自然段。
b、教师相机出示几个难读、难写的生字:
难读:慎、掘、搜、燥、钳
难写:蔽、搜、骤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①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蟋蟀住宅的哪几方面的内容?(选择住址、住宅的特点、怎样挖掘)
②生找出相对应的段落。
四、分段,概括段意
五、学习第一段。
1、过渡:蟋蟀是怎样选择住址?
指名读蟋蟀选择住址的小节。
a、板书:随遇而安
b、随遇而安,从字面看什么意思?(随便找个地方就安顿下来。)
c、文中谁喜欢随遇而安,谁不喜欢随遇而安?请勾画出重点词语。
别的昆虫:临时隐蔽所
蟋蟀:慎重选择不肯随遇而安
d、读了这一段,你喜欢上蟋蟀了吗?是文中的哪些词让你喜欢它的?(不肯随遇而安、常常、一定要、一点一点......)
同学们,如果你是蟋蟀,天下雨了,当看到别的昆虫还在为寻找住宅而奔忙,自己却已有一个非常好的住宅时,你的心情如何?(自豪、骄傲)
e、带着这种心情朗读这一节。
2、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点?
①自由读3-6自然段,用横线画出住宅有什么特点,想一想,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
②反馈交流,并指名在黑板上板书。(向阳、倾斜、隐蔽、像隧道、弯曲、九寸深、一尺宽、有“门”、有“平台”、墙壁光滑、简朴、清洁、干燥、卫生)
③这小家伙真不简单,一个小洞就有这么多的名堂,怪不得这么出名呢!
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④现在,我们就来当蟋蟀的建筑师,为它画一张住宅剖面图吧!(把画好的图贴在黑板上。)
⑤你怎样评价蟋蟀的住宅?带着赞赏的语气读这一段。
3、转换角色,练习说话
①现在,你们就是蟋蟀工程师本人,要去参加昆虫建筑经验交流大会,请你们马上做好准备,介绍一下你是如何建筑住宅,你的住宅有什么特点!
②学生自由准备后发言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①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知道蟋蟀选择住宅的时候,不肯随遇而安,慎重地选择住址。现在让我们到蟋蟀的住宅去作客,去看看这住宅究竟是什么样的。
②蟋蟀介绍一下自己的房子。
二、学习第二段
1、学习挖掘部分,体会蟋蟀的工作艰苦
①现在你知道为什么说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吗?(因为它的挖掘工具太简单了!)
课文是怎么写的呢?指名分节读7-9小节。
画出蟋蟀挖掘动作的词。
②它用前足挖巢穴容易吗?巢穴挖好了还要干什么呢?(整修)
③齐读,读出蟋蟀的工作艰苦。
2、除了知道蟋蟀是怎样修建房子,你还知道什么?
3、阅读资料,深入认识蟋蟀
①看资料(课前同学们搜集的有关图片及其他资料)谈体会。
②看了图片、资料,你又懂得了哪些不知道的知识。
三、总结全文
①齐读全文
②读了蟋蟀的住宅的介绍,你喜欢蟋蟀吗?为什么?能用自己的话赞美它吗?
③练写
④交流
四、拓展
仔细观察一种小动物,写一篇短文。写出这种小动物的特点。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野象奇遇记
- 钉钮扣
- 照片上的故事
- 保护野生动物
- 我看到妈妈健康的身体真高兴
- 青苹果笑了
- 从无知的我到聪明的我
- 缅怀革命先烈争做世纪新人
- 我是一个不怕困难的孩子
- 告别反派角色
- 我爱故乡的香蕉
- 参观农民运动讲习所
- 这件事使我感动
- 共庆“六·一”
- 众人拾柴火焰高
- 关于师范生免费教育的培养模式探析
- 浅析学校知识管理规章制度的建立
- 关于人文教育的三个基本问题
- 论英国专业教育研究
- 论农村教育分化带来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 试论增强学术期刊的责任意识
- 论语文教学的“留白”技法
- 论高校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的政策观照
- 浅析高校学生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
- 实施新《纲要》高校体育教师要树立的新体育观
- 中国最早的法学研究生教育
- 论德国政治教育的目标、属性与绩效
- 以有形把握无穷
- 论对提高高校教师教学质量的几点思索
- 民俗:儿童社会化的自然之师
- 《索溪峪的“野”》教学反思
- 《索溪峪的“野”》教学反思
- 《索溪峪的“野”》一课的教学
- 《索溪峪的“野”》教学
- 野味十足的自然美──解读《索溪峪的野》
- 《索溪峪的“野”》评课稿
- 疑、探、悟、品、说──《索溪峪的野》教学设想
- 尊重学生独特体验──《索溪峪的“野”》案例分析
- 《索溪峪的“野”》教学反思
- 《索溪峪的“野”》教学反思
- 追求“丰实”的教学──《索溪峪的“野”》教学有感
- 《索溪峪的“野”》教学随感
- 解读《索溪峪的“野”》案例
- 《索溪峪的“野”》课堂实录
- 《索溪峪的“野”》第二课时教学实录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