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难忘的一课》
教学要求
1.了解课文所讲的故事,并从中体会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2.知道课文哪些内容围绕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详写。学习这种表达中心思想的写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常用词语。会用“真挚”、“意外”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并学习课文表达中心的写法。
教学难点
课文中三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理解“我”每一次的感受。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引入课文
审题:难忘的一课。设问:谁给作者上的难忘的一课呢?这难忘的一课的内容是什么呢?为什么这么令人难忘呢?这些问题大家想不想知道啊?请大家赶快打开课文。
二、范读课文,初识文意
老师范读,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说一说讲了一件什么事?
(一位船员在一所普通的乡村小学上了一节令他终生难忘的语文课。)
三、学生自学生字、词和课文
1.按生字表自学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记清字形。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词语。读课后词语。
2.读通课文,思考:①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
四、检查掌握情况
1.字音:指名拼读,直读生字,注意纠正。
2.字形:说说易错的字,易错的地方。
如:“葛”注意笔顺,与“蔼”区别。“崇”与“祟”的区别。
3.词义:结合课文理解。
4.读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不理解的提出来,大家讨论。
5.指名读课文,回答刚才的问题。
五、朗读课文,说说这个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果
再问:难忘的一课是什么内容?(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那么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请你划出来,并读一读。
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七、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质疑,做标记。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引入本课时
学生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一)谁来说说”难忘的一课“是怎样的一个故事?(注意说明时间、地点。)
那么这节”难忘的一课“是什么内容?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3次)
(二)三次出现在什么地方?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划出来。
请同学自己读一读这句话出现的地方?怎样出现的要读出来。
二、读讲第一次出现
1.指名读出这句话出现的地方。
2.问:老师是怎样写的?(一笔一画,认真吃力。)
从这“一笔一画”、“认真吃力”你看出什么?是怎样体会的?说明什么?“我”这时是怎样的感受?
(“光复”不久,老师就把自己刚刚学会的祖国文字教给学生,体现了对祖国的爱。)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5自然段),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三、读讲第二次出现
1.自己朗读第二次出现的地方。
2.问:他们是怎样朗读的?划出这些词语。
(严肃认真,富有感情,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
3.谈谈你的体会,你的理解。
重点理解:“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的真挚的心。”
“火热的真挚的心”指的是什么?(强烈的、深厚的爱国之情。)
4.“我”这时有什么的感受?(感动)
5.进行感情朗读训练。
四、按刚才学法学习第三次出现
1.指名读。
2.思考:“我”是怎样说的?为什么“激动”?
3.“我”这时是怎样的感受?(激动,被这种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所深深感动。)
4.理解最后两句话的含义。
问:“我”这时的全部感情是什么?(浓烈的爱国情意,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民族精神。)
5.朗读训练。
五、朗读全文,总结提高
1.说说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中心思想)
(表达了台湾人民及作者的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2.围绕这个中心,课文哪些内容写得比较详细?为什么要这样安排?(为了突出中心。)
3.朗读三次出现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所在的句子,体会思想感情。
六、总结深化
“一国两制”的政策使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到祖国怀抱;澳门也将于1999年回归祖国。我想,台湾人民也将在不久的将来回到祖国的怀抱。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难忘的数学竞赛
- 我的玩具朋友——恐龙合体战队
- 有趣的语文课
- 《大渡河》观后感
- 给爸爸戴眼镜
- 假如我有一朵七色花
- 时钟里的风波
- 游戏血战上海滩
- 我学会了骑自行车
- 我的生日PARTY
- 我的多动症
- 难忘的一件事
- 美丽的秋天
- 我做错了一件事
- 我在网上发表文章了
- 创文明校园倡议书
- 医院倡议书
- 贫困学生倡议书
- “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倡议书
- ***同志的推荐材料
- 怎样写倡议书
- 市爱心助学倡议书
- 创建全国文明县城倡议书
- 医院发布诚信自律倡议书
- 怎样写党性分析材料-写作指南
- 医院戒烟、禁烟倡议书
- 医院诚信服务倡议书
- 交通邮电“窗口单位”优质服务倡议书
- 申报中学英语高级教师述职报告
- 创建“无烟医院”倡议书
- 我国汽车的售后服务的浅议
- 基于学生自主探究的《英语语言学》教学设计原则
- 带学生在语言情景中感悟语言
- 超语言学与系统功能语言学:相容还是分离
- 英语语言学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
- 节日微博营销巧“借势”
- 艺术的意义
- 多模态话语的语言媒体系统和非语言媒体系统综述
- 如何创造语言环境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
- 试析电力营销工作的现状及有效措施
- 基于战略的营销组织结构研究
- 中国品牌价值榜单传递的信息
- 小议网络语言的语言污染
- 从语言陌生化角度谈网络语言的特点与规范
- 浅论大学英语语言学习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的融汇式教学
- 《电脑住宅》教学设计
-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
-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
-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设计
-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教学设计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 《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
-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
- 《乌塔》教学设计
-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设计
- 《观潮》教学设计
-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
-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