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长征》教学设计1
翻新时间:2022-12-17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1
学习目标
1.认识“礴”等3个生字。会写“丸”等3个字。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理解诗句意思,能联系重点词语体会诗歌的感情。
3.初步理解诗歌具有的艺术概括性和夸张手法的巧用。
课前准备
1.课前利用各种途径搜集有关红军长征和毛泽东主席的相关资料。
2.准备有关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巧渡泸定桥的录像。
3.准备“长征组歌”中的歌曲《七律·长征》。
第一课时
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长征:一九三四年十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福建出发,于一九三五年十月到达陕北,行程二万五千余里。
五岭: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或称南岭,横亘在江西、湖南、两广之间。
逶迤:弯弯曲曲延续不绝的样子。
乌蒙:云贵间金沙江南岸的山脉。
走泥丸:《汉书?蒯通转》,“阪上走丸”,从斜坡滚下泥丸,形容跳动之快。
铁索:大渡河上泸定桥,它是用十三根铁索组成的桥。
岷山:在四川和甘肃边界,海拔四千米左右。一九三五年九月红军长征经此。
诵读品悟,领略诗境
1.听一听《长征组歌》中的段落,谈一谈你所了解的长征。
2.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初步渗透与本诗歌相关的知识
指导朗读:从节奏、重音、韵脚、感情几方面考虑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播放长征歌曲,以唱配诵,以唱带诵
讨论
在现在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学习和发扬长征精神,磨炼意志,培养乐观向上的情感态度。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提篮春光看妈妈
- 何以报德
- 我能
- 提篮春光看妈妈
- 提篮春光看妈妈
- 人应学会感恩,懂得回报
- 提篮春光看妈妈
- 提篮春光看妈妈
- 爱在家中传
- 提篮春光看妈妈
- 爱中生
- 我能
- 提篮春光看妈妈
- 感恩的心
- 提篮春光看妈妈
- 改善中国农村地区水资源管理和饮水安全试点项目正式启动
- 城市水环境生态修复—以桂林两江四湖为例
- 浅议机淤治理堤沟河的可行性
- 水坝建设与生态保护
- 引用新技术 一幢节能建筑可以节约用电50%
- 水生态修复的12条方法
- 线路覆冰分析及保护对策
- 海风盐雾对风力发电机组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 膜上灌水技术
- 水电施工中如何防工程机械液压系统受污染
- 下游河道洪水流量预估方法刍议
- 谈谈河道工程险情整治及加固措施
- 世界计量日的由来
- 正确处理水资源管理中的几个关系
- 周英在纪念“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座谈会上的致辞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2
- 《司马光》教学设计五
- 《吃水不忘挖井人》片段教学案例3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十(1)
- 《司马光》教学设计四
- 《司马光》教学
- 《司马光》
- 《司马光》教学设计六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十(2)
- 《司马光》教学处理
- 《吃水不忘挖井人》片段教学案例1
- 《司马光》教学设计二
- 《吃水不忘挖井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司马光》教学设计二(2)
- 《司马光》教学设计四(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