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设计3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设计3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4-22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设计3

学习目标

1.认识3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读懂词句的意思。

2.默读课文,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

3.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进一步开展有关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学习重点:把握访谈的主要内容,继续开展关于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学习准备:准备材料《我的童年》,学生人手一份;课前搜集有关季羡林的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

1.各组交流一下读书活动的开展情况。

2.准备好课前发的材料。

阅读《我的童年》,谈一谈读后的感受。

3.比较一下《我的童年》和《窃读记》的异同。

4.读一读课前搜集到的有关季羡林的资料。

今天,就让我们跟着苗苗一起走进季羡林先生家,采访一下这位德高望重、酷爱读书的老爷爷,听听他对读书的见解。(板书课题)

二、做采访准备

说一说自己想采访的感兴趣的读书问题。(教师做好记录)

讨论一下在采访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礼貌问题、作记录问题……)

二、读课文,找到自己的答案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2.在季老的话语中,找到自己问题的答案。

三、感悟课文内容

1.季羡林先生对于读书,提出了哪些见解?谈谈你对这几点的认识。

(1)把文章写好,要多看书;

(2)要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不要偏科,要学好外语;

(3)进行古诗文积累。

2.这篇文章与以往的文章有什么不同之处?

这篇文章是一篇访谈录,一问一答式。

我们在访问爱读书的人时,用这样的记录方式就很好。希望同学们把我们的读书活动继续进行下去,开展得丰富多彩。

3.谈谈你对题目的理解。

小苗和大树不仅代表着苗苗和季羡林,“小苗”还包含着苗苗在求学和增长知识的路上刚刚起步,犹如破土而出的小苗要汲取营养;而季老学识渊博、学有建树,恰似一株根深叶茂的大树。“小苗”与“大树”交流的正是如何生长、汲取营养,小苗才会长成参天大树,像苗苗这样的孩子们才能成才的内容。

四、个性阅读,独特见解

1.在小组内就感兴趣的某一个问题展开讨论,交流自己的感受。还可以提出与文中人物不同的见解。

2.形成小组意见全班交流,达成一些共识,得到启发。进一步感受阅读的乐趣,明晰健康成长的要求。

3.谈谈你对闲书的认识。

五、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特点

1.同位俩分角色读课文,读完后互相评价。

2.两名学生分角色一问一答。

3.全班对于他俩的读进行评价,说出理由。

如:“我小时候,跟我一个妹妹一块儿看,家里的桌子底下有个盛白面的大缸,叔父一来,我们就赶紧把闲书藏到缸里头,桌上摆的,都是正课。”从中可以看出季羡林老先生亲切幽默、平易近人,说得形象生动,听来如临其境。

“爷爷,我和您太像了,我也喜欢看闲书。有一回上数学课,我低着头看《水浒传》,一边看,一边背一百单八将的座次,结果被老师发现了。爸爸知道这件事后,头一回打了我,虽然一点都不疼,可打那次以后,我再也不看《水浒传》了。”从话语中可以感觉出苗苗的童稚与可爱。

“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对下一代青年的殷切希望与深深关爱。

……

六、学技巧,指导综合性学习活动

通过读这篇文章,说一说进行访谈活动还应注意些什么。

七、辩论

对课上和写作业的时候看闲书、学生偏科、背两百首诗和五十篇古文多不多;如果你想学好语文,先爱上阅读等问题进行辩论,说出自己的见解。

八、拓展

调查一下本班同学阅读的书目;

采访爱读书的人,列一个采访提纲,并做一份访谈记录。

编辑短评:这几篇教案较好的理解了编者的编写意图,突出了综合性学习的特点。最突出之处是把活动穿插到课文的学习中,真正让学生动起来而不致使活动落空。不足之处是课文的讲解仍是太多太细,加上活动时间,学生的负担较重。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一件难忘的事
学游泳
我的书包
有趣的小猫
我的妈妈
害怕的夜晚
夏天
诚实的孩子
说谎
搭积木
快乐的一天
读《凤凰山的奇迹》有感
夜 空
我的好妈妈
课外活动
家长半日开放活动邀请函
邀请函回执
论坛邀请函
幼儿园大班毕业典礼邀请函
商务合作洽谈邀请函
老师邀请函
中学聚会邀请函
乡镇路面工程投标邀请函
邀请函怎么写
餐饮公司开业庆典邀请函
残疾人就业招聘会邀请函
幼儿园家长六一活动邀请函
幼儿园庆六一亲子运动会邀请函
合作邀请函
学院毕业生校园招聘会邀请函
分析中国电视剧产业发展现状及其经济影响
论当代都市情感剧的文化研究
民事诉讼规则在行政诉讼中的运用及其限度(1)论文
民族音乐学研究对象的历史回顾与思考
论侵权责任法中的不可抗力抗辩及其适用(1)论文
论贾作光的舞蹈创作思想
再论动产物权变动的生效要件(1)论文
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法律制度构建(1)论文
论过失导致的纯粹精神损害-以美国法为中心的考察(1)论文
民主阶进理论
论利息的法律管制(一)-兼议私法中的社会化考量(1)论文
关于涉外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适用立法探讨(1)论文
再谈“答辩失权”与“不应诉判决”(1)论文
论侵权法上的受害人过错制度(1)论文
谈中国电视剧市场迎来自制剧的“第二春”
《雨点儿》第一课时教案
《快乐的节日》教案
《棉花姑娘》教案
《我多想去看看》教案
《小白兔和小灰兔》教案
《司马光》第一课时教案
《少年闰土》教案
《两只小狮子》教案
《借生日》教案
《荷叶圆圆》 第二课时教案
《四季》第二课时教案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案
《影子》第一课时教案
《爷爷和小树》教案
《松鼠和松果》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