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13
《火烧云》说课设计3
《火烧云》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描绘了晚饭过后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过程中,颜色和形状的变化,可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四个部分来说课。
一、说教材
《火烧云》一课是训练学生认真观察,注意积累的好课例。本课训练重点确定为: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晚霞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想象能力。(基本技能目标)
2.学习作者抓住火烧云颜色和形状变化进行观察的方法。(能力目标)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语感目标)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投影片、彩笔、教学录像带。
二、说教法
一堂好的语文课应充分体现十六个字:书声朗朗、议论纷纷、高潮迭起、读读写写。针对以上教学思想,这节课,主要选用“自学探究”式教学方法,采用电教、讨论、展开想象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自学能力。
三、说学法
向学生传授“学法”。让学生“会学”是教学这节课的真正目的、根据教材和学生认知水平,主要向学生读渗透自学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读书。通过学生的读读、想想、议议等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智慧。
四、说教学程序
研究了教材,确定了教法和学法,可将本节课划分成5个环节:
1.导入新课
在早晨或傍晚,我们经常会看到天空中现一些美丽的云霞,谁能用自己的语言给大家描述一下?(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自由发散思维,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发言后,小结:看来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这些美丽的云霞叫火烧云。(板书:火烧云)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0课《火烧云》(板书: 10)看看作家萧红是怎样把绚丽多彩的火烧云展现在我们面前的。
2. 检查预习
3. 自学讨论
这部分可分三个环节:(1)提供自学材料,(2)个人自学,(3)小组讨论。
根据教材的训练重点,难点及学生预习中存在的问题,投影出示自学材料:
1.火烧云的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这一特点的?
2.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各有什么特点?你从哪些语句读出来的?请标出来。
3.作者是怎样观察火烧云的?你从中受到怎样的启示?
4.交流点拨
这部分又分两个环节:交流点拨、质疑解难。交流是检验学生自学成果的过程。在交流中,当学生意见出现分歧和偏差时,教师要适时点拨。
根据学生的回答:火烧云最主要的特点是“变”,作者从(颜色)和(形状)两方面来写,板书:
颜色
变
形状
第3题算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及难点。
在学习火烧云颜色变化这部分时,大部分学生能够从“红通通的、金灿灿的……”等表示颜色的词中体会出火烧云颜色变化多的特点,但不一定能从“还有些说也说不出,见也没见过的颜色”一句中体会出火烧云这一特点。删掉这个句子,让学生通过对比的方法体会出这句话也能说明变化多的特点,但不一定能找出颜色变化“快”的特点,出示对比句子: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红通通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红通通的、金灿灿的半紫半黄……
让学生从“一会儿……一会儿……”中体会变化“快”这一特点。
5.总结评价
我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谁来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可以从学习课文内容和观察方法两方面来谈)
你认为这节课你学得怎么样?
根据学生的回答做总结和综合性评价。
总结评价后布置作业:按描写火烧云的方法,展开想象,以《云》为题写一个片断。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春节的起源
- 生活是充满爱心的
- 雄伟的荆州长江大桥
- 我爱家乡的桥
- 路路过桥
- 变形金刚的桥
- 端午节起源
- 未来的桥
- 我的家乡平顶山
- 假如我是桥梁设计师
- 生活是充满爱心的
- 爱的底片
- 父爱远去如山隔
- 三峡水库建成的利与弊
- 故乡的冬天
- 轨道交通规划中诱增交通量的若干问题
- 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方式的探讨
- 盖挖法施工在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愚园路站中的应用
- 地下轨道交通结构防水施工
-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列车间隔的有关分析
- 谈高校教育中校园音乐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 地铁车站端头井受力计算模型研究
- 谈肖邦24首前奏曲的和声手法及其表现意义
- 深圳地铁华强路站出入口位置选择及规模确定
- 低地板轻轨交通系统
- 提高地铁列车故障救援效率的探讨
- 贝多芬晚期奏鸣曲曲式结构初探
- 歌唱的艺术处理
- 电子水准仪在广州市轨道交通工程中的应用
- 地铁火灾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 《路旁的橡树》同步作文 写作指导及训练素材
- 《路旁的橡树》同步作文 范文习作
- 《惊弓之鸟》 教学设计2
- 《路旁的橡树》 教案讲义1
- 《惊弓之鸟》随堂练习 提高篇
- 《惊弓之鸟》同步作文 写作指导
- 《惊弓之鸟》 重难点分析
- 《惊弓之鸟》 知识点精析
- 《惊弓之鸟》 作者及作品介绍
- 《路旁的橡树》 教案讲义2
- 《惊弓之鸟》随堂练习 巩固篇
- 《惊弓之鸟》 老师语录
- 《路旁的橡树》 考点练兵1
- 《惊弓之鸟》 教学设计1
- 《惊弓之鸟》 整体阅读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