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05
《白杨》教案四
目的要求
1、抓住重点词、句、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习边境战士哪儿需要就在哪儿扎根作贡献的好品质。
3、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学习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选择材料的。
4、学会本科生字、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段落。
教学重点 了解白杨树的特点,练习概括中心思想,学习作者围绕中心选材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爸爸”介绍白杨是在表白自己的心。
教具学具 鹏博士教育软件幻灯片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板书课题解题
1、水见过白杨?说说白杨是什么样的?
2、微机出示“资料部分”,认识白杨
二、检查预习
1、微机出示“字词学习”,学习生字词
2、指名读课文,指导生字的读音
3、指导读描写“大戈壁”、“白杨”的话和爸爸谈论白杨的话。
三、讲读课文
(一)、讲读第一段
1、默读课文想想这一段主要些什么?
2、讨论解答弄懂环境和气候的恶劣
点击:理解词语:戈壁清晰浑黄一体
(二)、理解2—3自然段
1、指名朗读2—3自然段
2、微机出示白杨树的画面理解“高大挺秀”
3、读了这一段后你有什么感受?(喜爱、崇敬)
(三)、理解4—14自然段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讨论:白杨树有什么特点?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3、“一位旅客”指谁?说说“爸爸的神态有什么变化?(望着—出神”—“并没有从沉思中回过头来”—“打断了爸爸的思路,他微笑着”—“微笑消失色变得严肃起来”)
4、理解爸爸说的话表达了什么心愿?
①默读15—17自然段。
②说说爸爸的话表达了什么心愿?
(服从祖国的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希望自己的子女在边疆落户、学好本领长大建设边疆)
(三)、讲读第15自然段
1、齐读课文
2、说说爸爸沉思什么?
3、“一课高大的白杨树”和“一棵小树”各比喻什么?为什么嘴角又露出一丝微笑?
四、作业:
朗读课文,尝试给课文分段。总结段意。
第2课时
一、默读课文讨论分段概括段意
1、自由度课文分段
2、讨论分段情况,概括段意
一段:(1—3)列车在大戈壁上运行。
二段:(4—14}爸爸向孩子介绍白杨树的特点。
三段:(15—17)爸爸在表白自己的心。
四段:(18)孩子们会像小白杨一样在边疆茁壮成长。
3、讨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练习概括中心思想
1、浏览课文,概括中心
2、讨论确定中心
三、学习作者围绕中心选材的方法
1、同位讨论
2、集体讨论订正
四、指导书写生字
1、指导书写生字
2、学生练习写生字和课后词。
五、作业:
默写生字感情朗读课文。
第3课时
一、指导背诵14—18自然段
1、指导分段背诵
2、借每段开头一句话背诵
3、同位互相检查背诵
二、巩固练习
鹏博士出示以下各题
1、辫字组词
2、找反义词
3、判断句意
4、选词填空
三、总结学法,巩固中心思想
四、作业:
1. 背诵课文14—18自然段
2、朗读4《在希望的田野上》
板书设计:
高 直
白杨 高大挺秀 生长范围广 借物
生命力强 |
|
爸爸 表白心愿 扎根边疆 |
建设边疆 喻人
教育子女
教学札记:
本文以白杨比喻爸爸,教学中让学让学生懂得其用意所在,并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选材的,知道围绕中心选材的重要性。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懂得了珍惜时间
- 感动
- 姥姥家的小狗
- 阳光运动
- 流泪的旧手帕
- 祖国,我亲爱的母亲
- 耳朵(诗歌)
- 欣赏
- 给母校的建议
- 洗碗
- 责任重于一切
- 读《数学应该这样学》有感
- 冬
- 祖国我为您骄傲
- 初夏,一抹淡淡的茶花香
- 试论中文信息处理与现代汉语语法
- 论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探究
- 浅析语言陌生化及其对文学价值实现的影响
- 论舒曼文化合流理论的反思与建构
- 试论交往行为理论与翻译中的角色定位
- 浅谈汉语语音节奏与民族文化心理
- 试论文化意识在比较教育双语教学中的地位
- 浅谈对“美女”称呼语的语用解读
- 浅析施为性言语行为理论综述
- 论语言、文化与翻译
- 浅谈简述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
- 浅谈通过言语行为理论透析奥斯汀和塞尔的语言哲学观
- 关于解构主义者有关言语行为理论的观点
- 浅析汉语词汇与汉民族文化心理
- 关于大学生英语文化意识培养策略研究
- 《草原》四
-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4
- 《怀念母亲》课文简说
-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3
- 《匆匆》
-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5
- 《草原》三
-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2
-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1
- 《怀念母亲》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
- 《草原》六
- 《草原》二
- 《怀念母亲》教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