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设计5
翻新时间:2023-04-06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设计5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
2、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应该多读书、读好书,感受读书的乐趣。
【课前准备】
1、收集有关季羡林先生的资料。
2、布置学生列出自己喜欢的课外书清单。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质疑问难
1、齐读课题: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2、质疑问难: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小苗是谁?大树又是谁?
3、互相交流:
把收集到的有关季羡林先生的资料与大家分享。
4、这篇课文的形式与我们以前读的课文有什么不同?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桌互相检查读课文,互相评议。
3、指名朗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大家帮助解答,或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4、交流汇报:
苗苗和季先生对读书有哪些见解?你是从哪些词句了解到的?
三、深入感悟,明白道理
1、小组合作学习:边读课文,边完成表格。
2、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其他组员可以补充。
3、重点围绕以下句子交流自己的感受:
⑴ 文学家鲁迅曾经讲过,要把文章写好,最可*的还是要多看书。
⑵ 21世纪的青年,要能文能理。
⑶ 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
⑷ 古文也很重要。我觉得,一个小孩起码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
四、积累运用,培养能力
1、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画下来多读几遍。
2、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谈谈多读书、读好书的体会。
五、拓展活动
向大家介绍自己喜欢的书。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美丽的夜空
- 一件小事
- 班级趣事
- 妈妈
- 妈妈,我生命中的太阳
- 春天的声音
- 续写《桑娜拉开帐子以后》
- 星星
- 冬天的雪
- 生活因挫折更精彩
- 我的母亲
- 秋天
- 眼中的老师
- 当爷爷不在我身边
- 快乐的事
- 乡村选举:利益结构和习惯演进——岳村与南村的比较
- 乡村债务的成因与对策分析
- 村民自治决策过程的三层分析
- 订单农业发展中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 乡村精英对欠发达地区农村民主政治发展的影响
-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盲点、难点和亮点
- 清末民初赣闽边地区土地租佃制度与农村社会经济
- 我国历史上的土地利用*
- 韩国农村振兴厅:通过制度创新,实现农科教相结合
- 红色区域内乡村社会变迁的思考 ——以川陕边苏区为例
- 论乡村三重关系
- 读不懂毛泽东 理不清当代中国农民问题
- 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文本制度比较与实践反思
- 村庄的建构与解构
- 尽快建立基于预防的全社会的风险管理岗位职责体系
- 燕子为什么要南飞过冬
- 无言的爱
- 他献出了“幸福鸟”
- 一家人捧雏燕急追南飞燕
- 《父亲和鸟》近义词反义词
- 为树木播种的鸟类
- 《父亲和鸟》词义辨析
- 《父亲和鸟》词语理解、搭配与例句
- 《父亲和鸟》词语解释
- 鸟类的“假牙”
- 《父亲和鸟》素质教育新学案
- 不会飞的鸟
- 《父亲和鸟》好词好句好段
- 《父亲和鸟》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组词
- 鸟类的保护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