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23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设计2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节课内容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说一说上节课的内容:
作者只带一本书上路的原因和方法。
二、品味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1、了解了作者的选择,你有什么深刻的感受?
(作者特别喜爱书,对书有着深厚的感情,而且作者很会阅读。)
2、作者对书有着深厚的感情:
那么,作者是如何生动具体地表达自己的这种情感的呢?
(学生默读课文,找出自己的根据,然后反复读一读自己找到的句子,体会作者对书的深厚感情。)
⑴ 假设:
这篇文章通篇都用了假设来贯穿全文,作者通过层层递进的假设,一步步表明观点说明方法。开始作者假设独自旅行,只能带一样东西,如果问到自己,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会选择一本书”;然后又进一步假设别人感叹,自己的回答是愿意读上一百遍,读到能背诵的程度,表明自己的观点: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最后假设自己坐在船里,如何反复地读书,如有人为伴。在假设的情境中,作者仿佛在与人交流,把自己对书的独特情感以及自己在书中体会到的乐趣表达的淋漓尽致。
⑵ 设问:
假设独自旅行,只能带一样东西,如果问到自己,自己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会选择一本书”。毫不犹豫地回答直接显示了自己对书的情有独钟。
⑶ 反问:
你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再见到他们了吧?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
连续两个有理有力的反问让你不得不点头称是,朋友越见越亲,家越回越依赖,每一次新的接触都让我们情感更深一层,书难道不是这样的吗?
⑷ 比喻:
作者还运用了许多生动贴切的比喻,把自己爱书的情感表达得更形象。
① 作者把书比喻为家:
家总让人感到温馨和留恋,而且家每天都回,谁也离不开,作者把书和家相比,表示对书的喜爱犹如爱家一样。读自己喜爱的书,就是回自己温暖的家。另外,作者将书比喻为家,不仅表达了喜爱之情,还说了家从不同角度去看,会发现不同的美,来说明一本书值得反复去读。
② 作者将书比喻为朋友:
朋友,是你孤单寂寞时的陪伴,是你伤心难过时的安慰。朋友能给你快乐,给你许多新鲜的东西。谁不愿意与朋友在一起呢。把书当作自己亲密的朋友,足可以看出作者对书的珍爱。
朋友间次次相见,家日日都回,却不会生厌,反而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作者以常见的事物为喻,生动而又巧妙地说明了一本书可以常读常新,读而不厌。
③ 作者还将书比喻为一处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故地”,指书已读多遍,了解并熟悉;“想去就去”,是说方便,随心所欲,想读就读。由前面的“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到现在的“就是”“也是”,愈加表达出了作者对书浓郁的情感,对一本书喜爱到百读不厌的程度。
⑸ 拓展练习: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_________,也是________________。
① 作者将书比作人:
书,不是枯燥的、呆板的,而如一个活生生的人一样生动、有情。作者读书,就如与人在交谈一样。
② 作者将书比作伴侣。这正是与题目相呼应,《走遍天下书为侣》。书,也就是在生命中时刻陪伴,能够共担风雨,分享喜怒哀乐,特别亲密的伴侣。这个比喻就更能表达出作者对书的喜爱。
⑹ 补充积累:
正是这些贴切的比喻,充分地表达出作者的爱书之情,读书之法。其实关于书的比喻有很多,高尔基也曾说过,“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你读过这样的句子吗?或者结合你自己的体验,也试着来说一说这样的句子。
学生展示自己的积累和收集的资料。
⑺ 列举:
作者将自己读书的方式方法详尽地叙述下来,给我们以启发指导,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反复读一本书,不断体会新的收获。
以上几种表达方式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相机教学,不必面面俱到,作者正是通过以上多种表达方式把自己对书独特浓厚的情感贴切地表现给我们的。
三、感情诵读,体味情感
在领悟表达方法的过程中,将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或段落反复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还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将自己的感受融入进去。
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四、阅读链接
朗读补充诗歌《神奇的书》。
1、画一画书神奇在哪里。
2、说一说作者的表达方式。
3、谈一谈自己读后的感受。
4、背一背这首诗歌。
五、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充满感情的接读课文。
2、说说自己对书的感受。
六、漂流谷
现在,你的小船来到了惊险的漂流谷,要找对途经才可以顺利通过哟,准备好了吗?
1、拿出勇气: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平静心态:
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和段落。
3、补充能量:
根据课文中的读书方法以及同学们交流的读书体会,整理读书卡。
4、奋力向前:
继续用学到的读书方法读书,注意及时记录。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当我面对荣誉的时候
- 春
- 春天
- This is my bedroom(这是我的卧室)
- 冬日
- 观《家有儿女》有感
- 漫画
- 圣诞节
- 当我面对失败的时候
- 家庭的快乐
- 心事
- 20年后
- 有些人
- 哎!这个人
- 礼物
- 小学英语教研组工作总结
- 大学第四届学生会工作总结
- 九年级教学工作总结
- 2012年文化新闻出版和人体育局工作总结
- 体育兴趣小组工作总结
- 学校“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总结
- 九年级班主任学期末工作总结
- 地质测量安全技术应知应会培训班总结
- 社区卫生服务站2012年工作总结
- 中学“十一五”教育科研工作总结
- 2012年学校安全工作总结范文
- 2012年信用社人力资源部工作总结
- 农村信用社新聘员工培训工作总结
- 2012年基层银行营业员工作总结
- 2012年学生会宿管部工作总结
- 民主财政论:财政制度变迁分析
- 新公共服务理论的超越与困惑_行政法论文(1)
- 论科技英语中的句子翻译
- 对译者翻译风格的几点思考
- 行政诉讼协调制度若干问题研究_行政法论文(1)
- 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政策分析
- 转变地方财政职能与建立地方公共财政的探讨
- 孙大雨对商乃诗的新诗创作与翻译实践
- 国家职能观 财政职能及财政支出范围的理论选择
- 对行政许可案件审理的几点思考_行政法论文(1)
- 从谈翻译应符合外语的表达习惯
- 经济发展中的财政政策——增长优先兼顾公平与稳定
- 英语翻译语言学模型概论
- 特许、行政法与规制工具_行政法论文(1)
- 受教育权行政法救济的基本手段_行政法论文(1)
- 《草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5
- 《草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
-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
- 《草原》教学实录及点评 1
- 《草原》教学设计2
- 《草原》教学设计1
-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草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6
- 《草原》教学设计3
- 《草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4
- 《草原》教学设计4
- 《草原》教学设计8
- 《草原》教学设计5
- 《草原》教学设计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