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的启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翻新时间:2023-04-30
《钓鱼的启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3、读懂重点段落,领会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就会获得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教学重点】
通过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我”感情的变化。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父亲为什么一定要“我”把钓到的鲈鱼放回湖里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质疑课题,整体感知
1、书写课题,释“启示”。
2、自由读,找出文中我获得的“启示”。
3、读“启示”,初步感知钓鱼这件事的“是”与“非”。
二、学习第2、3自然段
1、创设语言情境,引读体会实践难。
2、自由读这段话,联系上下文,抓重点词句理解,和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汇报学习体会。
4、体会关键句,读中理解:
指名读、反复读、齐读。
(教师相机指导。)
三、学习第4~9自然段
1、出示插图,创设情境,深入领悟实践难。
(相机指导朗读。)
2、质疑问难“父亲为什么一定要把鱼放回湖中?”
3、自由读第4自然段,探究讨论。
四、总结课文
理解父亲的真正用意,初步领会启示。
【板书设计】
钓鱼的启示
是 非
放 不放
(严格教育)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大海
- 美丽的家乡
- 西大街
- 失败的足球赛
- 爬山
- 我的老师
- 我爱我的祖国
- 帮助奶奶做家务
- 阳化河
- 我喜欢吃的水果——石榴
- 我
- 捡到10元钱之后
- 我喜欢的玩具——“超音速”
- 有趣的科学课
- 我的自画像
- 中国建筑环境文化的价值意义
- 未成年人缔约能力制度比较(2)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权力意志之制约
- 学生宪法权利与学校自由裁量权
- 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再认识
- 论广告欺诈的防治对策(2)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仲裁公平合理原则不排斥法律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王天下——殷周之际对中国文化的奠基意义
- 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广告的关系
- 社会的发展与我国社会保障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遗产税立法若干问题探讨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论宪法价值发生的人性基础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论广告欺诈的防治对策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忠孝思想是中国的一种传统美德和社会责任
- 关于制定自治区自治条例问题的思考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燕子》
- 《燕子》多角度状物
- 《燕子》教学设计之一
- 《燕子》重点语段练习设计
- 《燕子》教学设计之二
- 《燕子》教学设计之四
- 《燕子》教学设计之五
- 《燕子》片断赏析:平等对话 共同探究
-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之三
- 《燕子》片断赏析
- 《燕子》教学设计之六
- 《燕子》综合资料
- 《燕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燕子》教学设计之三
- 《燕子》片断赏析:引一引 峰回路转 放一放 海阔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