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8第一课时
翻新时间:2022-12-10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8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⑴ 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开辟、破烂不堪”等词语,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
⑵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和方法:
学生能利用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的方法,从字里行间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思想品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生能从课文中感受到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受到爱的教育。
【教学重点】
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在心灵深处受到深厚父子之情的震撼。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地震的资料。搜集其他关于父母的爱的故事或实例。
【教学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认识8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开辟、破烂不堪”等词语。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板书“地震”,认识什么是地震。让学生汇报所搜集的有关地震危害的资料。知道地震对人们的危害是很大的。
2、揭示课题:
1994年,当巨大地震地危害侵袭美国洛杉机时,曾有一对父子演绎了一段令人深受感动地故事。让我们来共同走进《地震中的父与子》。
3、读题。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
⑴ 借助字典,结合课文中的句子认识生字和新词;读通句子。
⑵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全班交流:
⑴ 检查生字、新词的读音,重点记住“墟、砾、颤”等字形。
⑵ 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悟
1、默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式的学习课文,自己读课文,划出不懂的词语、句子,自己设计问题,自己做出回答。
2、全班讨论。
四、课后作业
练读课文。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真正的快乐
- 日记一则
- 暑期日记
- 蒜苗生长观察日记
- 走进“电的世界”
- 今天的感受
- 上海一日游
- 种蒜苗——观察日记
- 日记一则--游秦始皇兵马俑
- 拔牙
- 跑越野
- 运动会
- 中秋节
- 观察日记_含笑花
- 尖叫比赛
-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形式和风格
- 赤水市人文景观在发展生态旅游中的科普地位及作用
- 浅析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 谈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工程施工技术
- 下水道管渠内壁生物膜的形成及其特性
- 污水管道改型检查井-骑马井施工工法
- 居住区绿化设计的原则
- 中国城市将向数控模式发展
- 关于节能减排与绿色建筑的推广探究
- 如何提高新农村园林建设的生态效益
- 论如何保证建筑节能施工质量
- 生态园林与城市环境保护
- 毛管渗滤土地处理技术与住区水环境的保护
- 休闲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原则探讨
- 可持续发展与绿色施工
- 《匆匆》教学实录
- 《匆匆》教学反思
- 《匆匆》案例反思
- 《匆匆》一课教学评析
- 体会优美语句的表达效果──《匆匆》片段教学
- 语文课堂应慎用合作学习──《匆匆》教学案例
- 《匆匆》教学反思
- 《匆匆》教学实录
- 《匆匆》第一教时课堂实录
- 《匆匆》一课教学一得
- 以读为本 读中感悟──《匆匆》教学案例
- 《匆匆》教学实录
- 体验时间流逝 增强生命意识──《匆匆》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 《匆匆》一课教学反思
- 教《匆匆》的反思